第8章 如何給事物下定義(2 / 2)

稱為“定義過窄”。第三個定義的錯誤在於,定義概念的外延大於被定義概念的外延,因為許多對東南西北發生的事情的報道並不見得都是新聞。這種定義勢必把不是新聞的報道算作新聞,邏輯上把這種錯誤叫做“定義過寬”。

美國傑出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的仆人是個黑人,他多次問富蘭克林:“主人,紳士是什麼?”富蘭克林有一次回答說:“這是一種生物,是一個能吃、能喝、會睡覺,可是什麼也不會做的有生命的東西。”過了一會,仆人跑到富蘭克林身邊說:“主人,我現在知道紳士是什麼東西了。人在工作,馬在幹活,犍牛也在勞動,唯有豬隻知道吃、睡而什麼也不幹。毫無疑問,豬便是紳士了。”

富蘭克林的這個仆人之所以鬧出把豬是紳士的笑話,是因為富蘭克林對“紳士”的定義犯了“定義過寬”的錯誤。

下定義還應該遵循的原則就是,定義概念的含義一定要是清楚的。這是因為,給一概念下定義就是用一明確的概念揭示其內涵,定義概念的含義不清楚就不能達此目的。清人文秉編的《烈皇小識》裏記載了明皇崇禎與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周道登的一次談話。崇禎問閣臣們:“近來奏章裏多有情麵二字,何謂情麵?”這時,周道登答道:“情麵者,麵情之謂也。”左右皆匿笑。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曾經引用過上麵這一典故。他寫道:“人非木石,豈能一味談理,礙於情麵而偏過去了,在這裏正有著人氣息。況且中國一向是重情麵的。但何謂情麵?明朝就有人解釋過,日:‘情麵者,麵情之謂也。’自然不知道他說什麼。”為什麼?因為這裏的定義概念直接包含了被定義概念“情麵”,隻不過是被定義概念的簡單重複。既然“麵情”是不清楚的,因此,這個定義也就沒有說明什麼。這種錯誤邏輯上叫“同語反複”。有人曾給“大國”下了這樣的定義:“所謂大國,就是比小國領土較大、人口較多的國家,而小國就是比大國領土較小、人口較少的國家。”這裏,定義概念中有“小國”這個概念,而“小國”又要用“大國”定義,這樣,“大國”的定義概念中就間接包含了自己,因此也是不清楚的。這種錯誤叫做“循環定義”。另外,也不能把比喻用作定義。比喻可使我們形象地了解一事物,但作為科學的定義,它畢竟是不明確的,如把“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兒童”、“教師”的定義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