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特殊遞進句研究(上)(1)(2 / 3)

1.4語用上的補充性有時基事與遞事之間在語用上有互補性。

(14)我一向就討厭你的,——不但我,我們也不怕。(《魯迅全集第二卷》)

(15)禹太太,這個念頭兒,不大好,從今年起,要端風俗而正人心,男女有別了。現在哪一個衙門裏也不放娘兒們進去,不但這裏,不但您。這是上頭的命令,怪不著我們的”

(16)不但因為他小;他長得儀表堂堂,特別是有一雙聰智、深沉的大眼。(戴厚英《人啊,人》)

例(14)基事“我”與遞事“我們”能借助語境進行回指以明確“我”與“我們”所指,加上“我”為單數而“我們”為複數。因此存在人數差,能形成自然遞進。例(15)基事後置而遞事前置,本應為“不但這裏,不但您,而且現在哪一衙門裏也不放娘兒們進去”。這是為了凸顯基事物在語用的補充下實現的遞進。例(16)基事“因為他小”,遞事“他長得…”因為有語用的補充而隱含了承遞詞“而且”,這是語用對缺損信息進行補充的結果。

1.5認識發展20世紀80年代認為:不能光用“不但”,不用“而且、又、也”等(呂叔湘等,1980)。後來發展為:“隻用‘不但’不用‘而且’也是構成遞進關係的充足條件,不過B小句中必須有‘也’‘還’‘更’等副詞”。(王維賢,1994)。現在認為:不管是出現一對還是出現一個,都可以保證遞進句式的成立(邢福義,2000)。

這是隨時代發展人們對遞進複句認識的深入:因為語言說到底是為人類傳遞信息服務的,意義決定形式,反過來形式也影響意義,在語用選擇性的製約下,語義與句法形式可能會發生一些綜合運動:在“語義>形式”時,形式可以隱含而不影響遞進義的表達;在“語義<形式”時,形式必須出現以實現遞進義。這就體現了遞進範疇的一條原則:遞進義的實現需要意義與形式結合。

二、承遞詞顯現的遞進

2.1頻率統計有承遞詞的“不但”遞進句,指“不但…,而且/並且/也/又…”等,這些句子人們認為是遞進的完善表達,因此也就認為這是典型的遞進句。下麵我們分析一下它們的具體運用情況。有承遞詞的“不但”遞進句我們根據其承遞詞出現的頻率統計如下:

不但A,而且B496不但…,還…351

不但…,也…209不但…,連-也/都…186

不但…,並且…146不但…,反而…115

不但…,就是-也/亦…94不但…,反倒…35

不但…,甚至…3不但…,更…33

不但…,亦…32不但…,且…31

不但…,又…24不但…,倒…24

不但…,都…14不但…,便是…13

不但…,竟然…12不但…,簡直…10

不但…,同時…10不但…,相反…9

不但…,即使也…9不但…,隻怕…8

不但…,尤其…4不但…,便…也…3

不但…,卻…3不但…,越發…2

不但…,皆…2不但…,兼…2

不但…,單是…2

不但…,最難得的是…2(主要也是1/尤其應是1)

不但…,居然…1不但…,即…1

不但…,隻…1不但…,偏…1

不但…,直…1不但…,既…1

從上麵的統計可以看出:“不但A,而且B”多達496例,說明主流的形式標記還是以典型遞進句為主。而“不但…,還…”有351例,“不但…,也…”有209例,“不但…,連-也/都…”186例,“不但…,並且…”146例。這表明遞進範疇以意義遞升為主的同時也在向意義平列擴張。值得注意的是“不但…,反而…”有115例,這表明順遞範疇也在向反遞的方向發展。

2.2多級遞進句即有一個基事項,兩個遞事項,其結構為:“基事——遞事/基事——遞事”,其形式為:“不但A,而且B,甚至C”、“不但A,並且B,尤其C”等共計25例。關於多級遞進句的研究參看第二章第三節。

從以上統計的數字和出現的頻率可以看出,和“不但”搭配的詞語有常規的,也有個別的現象。但是這些承遞詞之間有互補的功能。因為語言是一個有機的係統,如果兩個詞的意義和功能完全相同,其中總有一個詞是多餘的,不可能長期並存。例如:“不但A,都/皆B”後者的文言意味強一些,在近代漢語裏還是並存的,但是到了現代漢語裏就歸並到“都”了。

三、非典型匹配

典型的“不但A,而且B”句的搭配出現頻率還是最高的。這個格式的特點我們已經做過討論了,下麵看看非典型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