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他們不但粉碎了敵人的進攻,而且出其不意地活捉了敵人的師長。
(4)這不僅是科學界、教育界的問題,而且是整個國家的重大政策問題。(文選)
例(3)在“打仗”這一範疇內用典型的遞進形式“不但,而且”連接基事A“粉碎進攻”與遞事B“活捉敵人的師長”,構成語義功能與邏輯語義一致的顯性遞進。例(4)在“政策問題”這一範疇內用典型的遞進形式“不僅,而且”連接基事A“科學界、教育界”與遞事B“整個國家政策”,構成語義功能與邏輯語義一致的顯性遞進。
這裏的兩個例子本來就有意義上的遞進,又用關聯詞語“不但A,而且B”和“不僅A,而且B”正好固定和強化了這種遞進關係。
2、選擇標記關係兩個小句或兩個小句之間就邏輯基礎而言,可以是兩種以上的語義關係。比如具有地位平等的並列關係基礎的,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可能是並列關係,也可能是具有層級性的遞進關係。在表述中,如果主觀重其中的地位平等,就用“既A,又B”連接標記為並列關係,如主觀重其中的層級性,就用“不但A,而且B”連接標記為遞進關係。例如:
學英語,學法語。——→甲:既學英語,又學法語。
——→乙:不但學英語,而且學法語。
這時無論是哪種關聯詞語的出現,都起著選擇與標記作用。
3、轉化關係就邏輯基礎而言小句間的關係可以是因果、轉折、讓步等各種關係,但插入關聯詞語就起到了轉化作用。如:
(5)許多事情都搞清楚了,許多人都覺得在精神上高大了起來。(因果關係)
(6)現在,不但許多事情都搞清楚了,而且許多人都覺得在精神上高大了起來。(《十月》1982.3)
例(5)是因果關係句:1)雖然沒有關聯詞語,兩個小句之間憑借邏輯語義關係會發現“事情搞清楚”是“精神上高大起來的”直接原因;2)可以插入典型的關聯詞語“因為,所以”整個句子的因果關係就看得十分清楚;3)比較加“因為,所以”與不加“因為,所以”的句子:邏輯語義關係有其決定性,而句法形式有強製性。例(6)用典型的遞進關聯詞語“不但,而且”連接,整個句子實現遞進義,這表明轉化關係中句法的強製性有決定作用。此時關聯詞語往往有鑒定句子關係類型的作用。
4、強化關係指在已經用表遞進的詞語顯示了出來,為了強化這種關係,可再加上更為明顯的標記加以強化。如:
(7)不但上年被錢莊倒掉的一齊收回,而且更多了一倍,真可謂得之意外了。(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8)他孤零零地坐在那裏,不參加他們的笑樂,而且甚至帶著羨慕的眼光看他們。(巴金《家》)
例(7)本來“更”表達遞進,又用了表遞進的關聯詞語“不但A,而且B”加以強化,使遞進的程度增強。例(8)本來“甚至”就表達了遞進意義,又單用了表遞進的承遞詞“而且”來增加遞進的程度。
2.3預示功能在長期的語言運用中,關聯詞語凝固成了特定格式。關聯詞語的格式一經形成,就與一定的語法意義相結合,即負載一定的格式義。由於關聯詞語具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意義和固定的用法,因而在遞進體的上下文中具有了一定的預示功能。遞進標記的預示功能有兩種:詞語預示和位置預示。
1、詞語預示指預遞詞往往可以預示後一小句的結構形式、語法意義及基事和遞事間的語義關係。“尚且A,何況B”是經常使用的關聯詞語,標記“以深證淺”的反逼推斷關係。預遞詞“尚且”引導一個讓步基事,預示反逼;承遞詞“何況”引導一個反逼遞事,承接反逼。前後項合起來構成一種反逼推斷關係。如:
(9)寫一篇短文尚且這麼難,何況寫一本書?
(10)大海尚且遊得過去,更何況一條小河?
(11)狗尚且知好歹,何況人呢?
例(9)至例(11)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基事A(難)>遞事B(易)”。做到了A,就一定能做到B。關聯詞語為“尚且,(更)何況”。典型的關聯詞語預示了反逼遞進模式:以深證淺。
2、位置預示指預遞詞在基事裏所處的位置往往可以預示遞事的結構形式和語法意義。有些遞進標記在遞進體裏隻有一個位置,如“尚且”等隻能出現在主語後;有的可以出現在不同的位置,如“不但、不僅、別說”等既可以在基事的主語之前,也可以在主語之後。它們出現的不同的位置可以預示下文的不同內容。如:“不但”出現在基事的主語之前,預示著前後項的主語不同;出現在基事的主語之後,預示著前後項的主語相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