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遞進的有標記和無標記(1)(1 / 3)

第一節遞進有標記和無標記的界定

一、關於標記理論

1.1標記理論語言中的標記現象(markedness)是指一個範疇內部存在的某種不對稱現象。例如就“數”這一語法範疇而言,英語中的複數是有標記的(marked),單數是無標記的(unmarked)。表示“男孩”的名詞boy,複數要加-s這一標誌,成為boys,單數不加-s。概括地講,凡是有“數”這個範疇的語言,複數是有標記項,單數是無標記項。有關這種不對稱現象的理論就叫標記理論(markedness theory)。(沈家煊,1999:22)

這種標記理論是布拉格學派的兩位大師N.Trubetzkoy和R.Jakobson創立的。他們最先把有標記和無標記的對立運用於音位學。後來發現有標記和無標記的對立在語言分析的所有層次上都起作用,這叫做標記現象的普遍性。除了在語音和形態(詞法)上,句法上像被動句和主動句的對立,否定句和肯定句的對立也都是有標記和無標記的對立;在語義上,如前所述,反義形容詞“大”和“小”、“長”和“短”、“深”和“淺”的對立也是無標記和有標記的對立。語用層次上也一樣。(沈家煊,1999:22)

1.2遞進的有標記和無標記語言中遞進的關聯手段包括固定的關聯手段和非固定的關聯手段。固定的關聯手段就是傳統語法所說的關聯詞語,非固定關聯手段指關聯詞語以外的全部語言手段,包括語音手段、詞彙手段和語法手段。我們把有固定關聯詞語連接的遞進叫有標記遞進;把關聯詞語以外的手段叫無標記遞進。

固定的關聯詞語可以是連詞,也可以是副詞。關聯詞語可以單用,也可以配合使用。遞進標記的關聯詞語有兩種:一種是專職標記,一種是兼職標記。

專職標記分以下三種情況:

1、配對使用的:“不但A,而且B”、“不僅A,而且B”、“不僅A,還B”、“不僅A,也B”、“尚且A,何況B”;

2、隻出現預遞詞的:“不但、不僅、尚且”;

3、隻出現承遞詞的:“而且、並且、何況、更、還、也”等。

兼職標記,並不總是以遞進標記的身份出現。他們可以用於非遞進體,包括非遞進單句,複句,句段等。有的雖可用於遞進體,但是或用於意合法的遞進體,或與專職標記搭配使用。我們根據侯學超的《現代漢語虛詞詞典》統計有關聯遞進作用的詞語就有77個之多(不包括配對使用的)(附錄於後)。

二、遞進標記的作用分析

2.1成句功能關聯詞語是用來連結小句與小句,標明小句與小句之間關係的詞語,也可以用來連接句子內部和句段之間的詞語。其主要功能有四種:成句功能、標明語義關係的功能、預示功能和語用功能等。一個結構體由於缺少了某個成分不能成句,添上這個成分就可以成句,那麼就可以說這個成分具有成句功能。遞進標記詞在單句中連接同一句子成分時也具有成句功能,有些動詞性成分並列出現,不能成立。如:

(1)a.*我心裏高興奇怪。

b.我心裏不但高興而且奇怪。

(2)a.*他消瘦黯淡。

b.她不但消瘦而且黯淡。

例(1)a不能成立,因為“高興”與“奇怪”不屬於同一感知範疇:“高興”是屬於“愉悅”類感知,而“奇怪”屬於“信疑”類感知,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感知距離,因此不能用屬於同一感知範疇的並列形式“高興奇怪”。例(1)b但用典型的遞進形式“不但,而且”連接就構成一種跨越感知域的遞進,因此能夠成立。例(2)a不能成立,因為“消瘦”與“黯淡”不屬於同一感知範疇:“消瘦”是屬於“視覺”類感知,而“黯淡”屬於“評價”類感知,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感知距離,因此不能用屬於同一感知範疇的並列形式“消瘦黯淡”。例(2)b但用典型的遞進形式“不但,而且”連接就構成一種跨越感知域的遞進,因此能夠成立。

故關聯成分在單句中有成句的功能。(周剛2001)

2.2語義功能關聯詞語的語義功能指標明語義關係的功能,其作用有以下幾種情況:

1、顯示關係顯示關係是指兩個小句間的邏輯關係就存在著遞進關係,插入關聯詞語後就固定和加強了遞進關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