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比較保守,認為形象設計是公眾人物才做的事情,普通老百姓不需要什麼形象設計。實則不然。每一個人都要進行交往,一旦交往,你在你的交往對象麵前其實就是一個小範圍內的“公眾人物”。你的形象不僅影響著你自己的聲譽,而且還直接影響著交往對象的心情和態度,進而影響交往的進程。試想,一個衣衫不整、滿身異味,走一步就掉兩塊頭皮屑的人,他怎麼能博得其交往對象的尊重與信任呢?

有的人認為,形象設計是女士的專利,男士不能踏進這個“禁區”,否則就是“愛現”。這種觀點大有市場。平常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許多男士不太注重自己的形象,認為“男子漢的美在於自然和灑脫”。這句話倒是對的,但什麼是自然和灑脫?難道邋遢的形象會給人自然和灑脫的感覺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形象,都可以通過一定的設計改善自己的形象,這是沒有男女之分的。在交往中,交往對象不會因為你是男士就容忍你的邋遢。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廣大男士不象女士那樣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有經驗的人往往會從一個男士的穿著打扮上來觀察對方的教養和閱曆,判斷對方對自己的尊重程度和對交往的重視程度。

例如,西方商界往往把男士的西裝當作觀察交往對象的主要依據。因為一般人看來,西裝是男人的標誌性特征,是男人身上為數不多的可以進行設計的地方。一套穿著規範的好西裝意味著他的主人是一個有品位、有教養、有職業素養的男士,與這樣的男士進行交往是能夠進行溝通的。而在我們周圍,往往發現穿西裝的人不少,但會穿西裝、懂得穿西裝的人卻少之又少。許多人不分場合地穿西裝,有的人穿的西裝皺皺巴巴,有的人穿西裝卻套旅遊鞋,等等。這些都是不懂得形象設計的例子。這樣的男士給人的感覺就不好,又怎麼談得上“自然”和“灑脫”,又怎能贏得交往對象的信任和青睞呢?

有的人認為形象設計是必要的,但卻以為形象設計就是去美容院對自己的形體大動幹戈,來一個濃妝豔抹、脫胎換骨。這種看法顯然沒有理解形象設計的真實含義。所謂形象設計,是對自己形體的適當設計,而且這種設計通常是外在的、表麵的,包括儀表的清潔、服裝的搭配和飾物的選擇,等等。形象設計的目的不是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世人矚目,而是把自己的美淡淡的、自然的表現出來。事實上,我們在講到化妝藝術的時候,就會特別提到:女士要化妝上崗,但必須淡妝上崗。對自己形象的過分“設計”,不僅不符合美的要求,達不到美的效果,而且會影響交往對象的注意力,讓人產生厭煩的感覺。

怎樣進行形象設計?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交往對象進行交往時,對自己的形象設計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應當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總的來講,形象設計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

例如,女士在參加宴會時往往要選擇一些首飾佩帶。如果希望在交往中給他人留下一個較好的印象,就應當遵守佩帶首飾的一項基本規則:同質同色,即所佩帶的首飾在質地上要相似,在顏色上要相近,給人以協調的感覺。另一項基本規則是“飾不過三”的原則,即女士全身所佩帶的首飾種類不應當超過三件,否則就顯得過於笨重、膚淺和炫耀。佩帶過多首飾的人往往給人以“遠看像個雜貨鋪,近看像棵聖誕樹”的感覺,十分不雅。

形象設計不僅要求人們在穿著打扮上“有所為”,以體現自己的美,同時也要求“有所不為”,避免自己的設計有違常規。

例如,許多女士喜歡穿皮裙,認為這是展示活力的穿著。但有一條必須要引起廣大女士的注意:忌穿黑色皮裙。因為在西方國家,黑色皮裙是“黃色娘子軍”的標誌性服裝。在交往中,尤其在涉外交往中穿黑色皮裙,顯然容易引起對方對你的身份的懷疑,進而影響對方對你的信任。

再如,揚長避短是服飾藝術的重要規則。女士的纖纖玉指配上一枚精致的戒指,無意會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有的女士手指長的並不好看,因此佩帶戒指時就不能選擇那些引人注目的、標新立異的戒指,否則就會吸引眾人的目光進而被“發現新大陸”。

(二)溝通技巧

在交往藝術中,有的內容是一些不易被人掌握的技巧性藝術,我們稱之為溝通技巧。溝通技巧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往往能使人在不動聲色中贏得交往對象的信任,與對方達到溝通的目的。因此,我們往往把技巧稱為“待人接物之道”。其“道”,既意味著掌握這些技巧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人們在日常交往中不斷積累,同時也意味著這些技巧的重要性,掌握了這些技巧,交往就往往會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