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成功校長的人際交往與協調能力(1)(1 / 3)

第一節 成功校長的人際交往

成功的校長要增進社交能力,必須正確認識人際交往的作用和特點,掌握社交的原則,並熟練地運用言語和非言語的傳播手段。

一、竭力發揮校長人際交往的積極作用

人們的社會交往既是人類本能的需要,又是人類存在發展的重要方式。作為社會的人,人們之間互相交往、互相依賴,才能生存,人類社會才能進步。人們隻有通過交往,才能建立起人際關係。人際交往是交流思想情感、溝通信息,從而產生共鳴或衝突的過程,也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橋梁。如果沒有交往,那麼,不隻物質生產、精神活動無法進行,而且連社會也難以存在和發展。

在一定意義上說,領導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特殊形式。校長雖然職位有高低,業務也各不相同,但是,為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都需要廣泛地進行人際交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校長的人際交往將愈加頻繁,並愈益顯示出其重要作用。

校長的人際交往的作用是雙重的:一是積極作用。校長通過交際往來,從而了解下情、理解民意,進而產生人際認知、人際協調和人際吸引的關係,形成團結和諧的環境,以利於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消極作用。校長通過交往,也可能發生誤解,導致人際隔離,以至人際衝突。這將有害於團結,貽誤工作。

明智的校長,應竭力促進積極作用的發揮,避免消極作用的發生。校長的成功交往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實施領導

“人情練達即文章。”社交是人類的一種生存、競爭、發展和獲取的手段。社交能力,是校長實施領導,取得事業上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能力。出色的校長,應當成為交際的能手。校長善於交往,容易形成良好的社會關係網絡,工作起來就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從而提高績效。不懂得或不善於人際交往,是很難勝任領導工作的。

(二)形成合力

校長成功的人際交往,是增強領導群體的凝聚力,形成組織合力的重要條件。領導群體的形成及其凝聚的鞏固程度,是以校長的正常的人際交往為條件的,要提高領導工作的整體效能,就必須密切校長之間的關係,提高校長自身的交往水平。而校長之間的交往水平,往往是領導群體凝聚力和鞏固程度的重要標誌。

(三)凝聚人心

校長的人際交往,是聯絡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校長應當十分重視上下左右之間的情感聯係,重視感情投資。校長對於人們的情感需要應予以高度重視,對人情取向十分關注,就會產生積極的交際效果,建立起融洽的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和幹群關係。

二、交往的特點

(一)廣泛性

校長的人際交往,具有廣泛性。一是由於校長處於其特殊的地位,經常要進行多方位的交往與接觸,要與社會各種人打交道。校長的社會交往範圍很大,接觸麵非常廣泛,人際交往的對象不斷更新,幾乎每天都要接觸新的麵孔。二是由於人際關係的複雜性、交叉性。校長所具有的上下級關係,可能還同時存在著師生關係、同學關係、鄰裏關係或親戚關係。校長既有上下級的縱向交往,又有與協作者之間的橫向聯係,與同誌間的平行聯係等。三是由於人際關係具有傳遞性和連帶性。許多校長所麵臨的是一張龐大而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如果處理不當,往往會被這張大網絡所吞噬。四是隨著交通、通訊和各種信息設備的更新,校長的交往範圍跨越更大的時空距離,其交往的手段也增添了現代化的色彩。

(二)參與性

校長的人際關係具有參與性的特點。所謂參與,就是參政議政,貫徹執行某種行為規範。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校長往往主動實行人際關係戰略,積極進行感情投資,搞好同上下左右的人際關係。在社會主義民主條件下,校長的交往是雙向的。那種單向的,一方製約另一方的關係,正在被雙方(上下級)共同參與、共同決策的關係所代替。如上級指揮下級,下級也有權批評上級,校長有權指揮群眾,而群眾也有權監督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