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運用權力的效益性原則是指校長在創造性地運用學校管理權力的過程中,必須以權力運用的效益為基本準則。這裏的效益包括用權活動的效益和學校整體的效益。效益是校長創造性地運用管理權力的最終目標,對校長權力的正確行使有著重要的製約作用。效益也是校長行使權力的動力。理想效益的獲取能激發校長新的精神動力,產生新的目標。反之,缺少理想的效益,就有可能影響學校領導與一般成員的情緒,甚至有可能轉移校長行使權力的方向和途徑。此外,效益還是校長是否正確行使權力的檢驗標準。校長的權力運用有無價值,價值大小,隻能通過權力運用所產生的成果來評定。效益好,表明校長運用權力比較恰當;效益不好,表明校長運用權力不甚正確。校長在貫徹執行效益性原則時要注意:
(一)必須以學校整體和廣大教職工的根本利益為權力運用的前提
校長在學校的教學、後勤、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麵的管理過程中應從學校的整體目標出發,從教職工和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行使校長管理權力。從學校整體目標出發,就是考慮工作的整體功能,追求權力運用的整體效益,追求權力運用的較大受益麵。從教職工和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就是校長的權力運用應當照顧學校教職工的個體利益、照顧學生的特殊需要。當學校整體利益與教職工的個體利益需要並不一致時,校長應當充分運用管理權力予以協調。
(二)提高決策的正確性
校長的決策要在“議論紛紛”、廣開言路基礎上做出,而不是在“眾口一詞”、“一言堂”基礎上的決斷。因此,決策的正確性直接體現了權力運用的效能,而且也是權力運用的效益性的重要體現。
(三)提高校長用權效率
在管理學校過程中,校長要幹校長應該幹的事件,不要讓時間作不必要的消耗。要做到不幹預學校各部門的具體工作,不隨便浪費自己的精力而又不造成下屬沒有主見,不顛倒權力運用的主次,不濫用權力而造成時間、精力的過多浪費,集中精力運用權力解決學校的一些根本問題,提高用權效率。同時,要精簡學校內部組織機構,不要造成學校“權力分割,諸侯鼎立”的局麵,不要因機構設置不當造成學校內部組織機構權力分配和權力授予的不當。精兵簡政是提高學校校長運用權力效益的基礎和關鍵之一。因人設事必然導致相互推諉、相互牽製、人浮於事。當然,機構設置本身也應遵循科學管理的原則,隻有這樣,校長運用權力的效益性就不僅有了藝術的前提,而且有了組織的保證。
四、適度性原則
校長運用權力的適度性原則就是要求校長在運用權力的過程中,必須依據學校的具體環境和條件,審時度勢,變換權力運用的方法與手段,調整權力運用的計劃和目標。
校長在運用權力的過程中,由於學校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各種隨機因素的存在,即使是在為實現學校管理目標而製定的計劃、方案、具體措施完全正確的情況下,校長運用權力在每一部門、每一階段、每一方麵所做的工作與相應的客觀實際之間,也總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差,這就要求校長隨時調整局部的用權目標、方法和手段,以不斷糾正這種偏差。校長運用權力的適度性原則是校長運用權力過程中曲折性和靈活性的充分體現。
校長在貫徹執行適度性原則時,必須注意三點:
(一)加強預測,提高權力運用中的應變能力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校長麵對的管理環境和因素一遇風吹草動的變化因子就會呈現出一個新的管理對象,這樣,校長的權力運用中就難免產生失誤。但如果加強預測,防患於未然,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為此,校長應對影響學校管理權力的各個參數及其相互關係作出透徹的、具體的分析,確定其主要的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麵。然後,可以依據這種分析建立預測模型,並不斷檢查模型,了解所測定的參量值及其相互關係反映實際情況的精確度。最後,定期地輸入各種實際參數,並根據模型的理論誤差修改模型,以增加其預測功能。
(二)建立並強化信息係統
校長的權力運用方式要能適時地隨著學校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就必須建立並強化校長的權力信息係統,及時了解有關權力運用的各方麵情況。信息係統的強化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橫向強化,把學校內部同一層次上的幾個職能部門組織在一係統中。比如學校政教處、教務處結合在一起,或把學校總務處、財務處結合在一起,教研組的結合上也可以進行,如結合成文科教研組、理科教研組、藝術教研組、公共科教研組,在一定意義上有利於各自的信息溝通。二是縱向強化,把學校內部不同層次的機構或人員組合在一個係統中。如建立學校各層次人員代表參加的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如定期的學校班主任的例會等,都能加快學校內的信息傳遞速度。三是完全強化,把一個部門或一個層次的所有橫向組合與縱向組合統統包括在一個係統之中,如學校、家長與教職工聯席會議。隨著校長管理方法與藝術的不斷完善,學校諸種信息係統必將成為校長運用權力所不可缺少的傳遞和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