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性教育(6)(1 / 3)

三、中國性教育問題的對策

(一)正確認識性教育,端正對性教育的態度性心理的發展不僅受性的生理發育的影響,而且更易受性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影響,文化傳統教育狀況、性知識程度、社會的性觀念和家庭環境的差異,各種文藝作品、廣播、電影、電視作品等都極大地影響著個體的性心理發展。性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而在傳統的認識上僅僅局限於性的自然屬性而忽略了性的社會屬性這一決定性因素,從而使性問題成為一個十分敏感和忌諱的問題。“這種對性的認識誤區直接影響著對性教育的認識評價,因而,有日本學者呼籲:“不要抑製和歪曲對性的感性和表現,重要的是有智慧地加以引導,使其有利於人類的幸福和發展每一個人都需要建立一個對性的價值觀性的問題將發展成為人生的問題,人的生活方式問題。”應當說,性是人類最美好的東西之一,這不僅僅因為沒有它,人類根本無法繁衍延續下去,而且還在於沒有它,也根本就不會有人類最崇高最美好的高級情感---愛情。性愛以及由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婚姻為紐帶的家庭生活,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內容。從這種意義上說,性教育不僅是性的教育,而且是人的教育,文明的教育,更應著眼於性的社會屬性。我們既要拋棄“萬惡淫為首”的觀念,又要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性崇拜和性泛濫。事實上,性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高尚,使人歡樂,使人健康,使人幸福,隻有我們對性持客觀、公正、科學的態度,隻有對性教育持全麵、辯證的認識,才有可能揚棄傳統文化意識中的性意識、性觀念,才能真正使性問題成為人生的問題,人的生活方式問題,真正使性有利於人類的幸福和發展。

(二)性教育內容要科學嚴密,要“全麵”製定性教育的內容,既要吸取國外的性教育經驗,又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一要重視正確的方向性。堅持正確的引導,既要抵製西方各種腐敗的東西,以及我國各種落後的性文化、性觀念,又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吸取其中健康積極的東西。二要重視嚴謹的科學性。性教育的內容應建立在科學的理論體係之上,特別要注意性教育的“全麵”。“全麵”是指對性教育不能簡單理解成生殖係統和性病預防的教育,而是一個符合新時期全麵發展要求的,包括人生觀、價值觀、性生理知識、性心理知識、性倫理知識、性法律知識、性病預防等全方位的教育。學校性教育應達到四項基本目標:傳遞性知識;培養性價值觀;提高兩性交往的技能;培養性與家庭生活的責任心。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性健康教育就是要傳授生物學、社會文化、心理學、精神和道德方麵的人類性行為的知識。克肯多(Kirkendall)有關性教育內容的主張可供我們借鑒和參考①:

---為個體提供有關性生理、性心理成熟過程的相關知識。

---消除個體對性發育、性適應的恐懼和焦慮。

---為個體提供有關男女雙方性關係的觀念,幫助他們去理解對他人的義務和責任。

---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完全滿意的正確評價,使友愛的人際關係貫穿於個人及家庭生活之中。

---建立對道德價值的必要理解,為個體提供值得考慮的依據使其做出正確的決定。

---為個體提供充足的有關性虐待和性心理失常的知識,使個體免於身心健康受到損害。

---激發人們為一個無罪惡的社會(如消除賣淫、違法、陳舊①參見陸焯平《美國青少年性教育進展》,《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1996年第3期,第107頁。

的性法律、荒謬的性恐懼和性剝奪等)而不懈努力。

---為夫婦、父母、社會成員和市民提供知識和條件,使每個人能有完美的性生活,並能發揮自身的作用。

(三)性教育中要把握“適度”原則

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度”和“量”的問題,特別是在性教育中更為突出和重要,把握好性教育度的問題是性教育能順利發展的保證。主觀臆斷的“無師自通論”和粗暴嚴厲的“封閉保險論”對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性道德的培養有百害而無一利。前者會導致有些人走上社會後在行為健康等方麵出現問題,受到傷害;而後者則會愈加“膨脹”青少年的好奇心,越封閉越會誘發他們對這方麵的注意和追求。但“無限信任”地把所有性知識不加甄別地如數向青少年端出,對於心理上幼稚,情緒上敏感,性格不穩定,身心還不協調的青春期學生來說也是極不負責的表現,也會暗藏著不當性行為的“誘發”因素。因此,青春期性教育中最關鍵的是性道德的培養,正確的性價值觀的樹立。比如在現實中,針對電視、電台等媒體中的不良渲染,如果僅僅警告“某些內容不適合青少年收聽(看)”是不夠的,因為警告本身就可能很誘人。要通過我們的性教育,讓孩子樹立自己的價值觀,以這種價值觀判斷此類節目並非自己真正興趣所在,而是和自己格格不入的東西(這種自覺意識的培養也是檢驗我們性教育成果的重要標準)。在各種資訊極大豐富的今天,怎樣教育天真無邪的孩子有選擇地吸收良好有效的信息,如何掌握好性教育的尺度,使其既能達到目的,而又不至於“誘發”不良後果,這是一個需要在實踐活動中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