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現代新聞寫作學理論體係的構建(3 / 3)

再從新聞作品的社會功能來說,它是多方麵的,呈現出一種複雜的機製。大體上,它表現為:傳播交流功能,社會認識功能,宣傳教育功能,科學規範功能,熏陶感染功能等。當然,這種劃分隻是為了清晰易辨;而在具體的新聞作品中,這些功能的顯現是交錯融合的。新聞受眾對新聞作品的要求,除了功利性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從審美要求和美感願望出發的。這是因為,美對於人的感染和調動,是一種比較柔和的和自由的方式,能真正形成人的內心情感和自覺。因此,新聞作品要想對新聞受眾真正起作用,必須有較強的審美色彩。

可見,任何新聞作品都是不可能離開美而存在的。我們應該從美學中汲取其豐富的養料,借以早日建設起新聞寫作美學這一分支學科,以發展、完善我們的現代化新聞寫作學理論體係。

新聞寫作美學研究的內容、範疇,主要有:新聞寫作同美的多重關係;新聞寫作美學同其他各類美學的多重關係;新聞作品美學的曆史、演變及其內在規律;新聞作品美學的基本理論及其運用;新聞作品的觀點與材料、內容與形式在審美層次上的複合關係;新聞作品美的分類及其寫作要素、文氣;新聞寫作美學與思維科學的關係;新聞寫作美學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係等等。

六、新聞文體學

大凡新聞寫作的“物化”成果——新聞作品,都是再現客觀事物和表現自我的統一。然而,客觀事物是紛繁複雜的,新聞作品的樣式又是多姿多態的,“本同而末異”,這就需要對新聞作品進行分類。恩格斯在講到自然科學分類的意義時指出:“把自然界分解為各個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種過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門類,對有機體的內部按其多種多樣的解剖形態進行研究,這是最近四百年來在認識自然界方麵獲得巨大進展的基本條件。”①廣而言之,分類是人們認識各種自然的和社會的、物質的與精神的事物和現象的一個門徑,是人們研究各種事物和現象並獲得進展的一個標誌。新聞作品分類的意義也就在這裏。由於新聞作品和其他事物一樣,是一個複雜的矛盾統一體,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此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上給以分類。

這些分類,都表示了新聞作品反映客觀事物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方式,也稱之為新聞文體。

新聞文體學的研究雖然已有幾十年的曆史了,但一直側重於對於各個具體新聞作品樣式,諸如消息、通訊、評論等的寫作規範的一般告知上,而很少致力於新聞文體的發展進程,以及不同文體寫作的內在規律的探討與揭示。這樣,勢必導致對各種新聞文體寫作活動的認識膚淺和把握偏頗。

新聞文體學的內涵,應主要是研究新聞作品的分類法則及其界定標準,研究各類新聞文體的起源、流變、發展的內部、外部規律,研究不同新聞文體的品性、特征以及寫作的技法、章法等。

七、新聞作品鑒賞、批評學研究新聞作品的閱讀、欣賞過程及其應該把握的原則與方法,目的是為了克服盲目性,更好地對新聞作品進行汲取與借鑒。研究新聞作品的分析、評判過程及其標準和手段,目的則是為了克服隨意性,準確地、科學地對新聞作品進行評估,以便優勝劣汰。新聞作品鑒賞、批評學的建立,不僅可以充分吸收新聞寫作的實踐經驗,豐富我們的新聞寫作學的理論,而且可以對新聞寫作實踐直接產生影響和指揮作用。這一工作做好了,將可以推動整個新聞寫作學研究和新聞寫作實踐的發展和提高。時代呼喚著高水平的新聞鑒賞家、批評學的早日湧現。

(198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