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切係統的模式、原理和規律的科學稱為係統論。運用係統的觀點來研究事物的相互聯係及其規律,從而找出能夠達到既定目標的最佳方案的方法,叫作係統方法。係統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方法,較之傳統的因果關係方法、分析綜合方法、單項研究方法、結構分析方法等等,有著更大的優越性,且更具科學性。
係統論的觀點和方法,講究事物的整體功能大於其各部分功能之總和,要求從整體上去把握、認識事物,強調係統的整體性、動態性和有序性。據此考察,新聞寫作便是一個由若幹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整體,其各組成部分之間既相互聯係、相互依賴,又相互作用、相互製約。新聞寫作本身是一個具有整體功能和綜合行為的統一體,也就是一個係統化的活動係統。同時,新聞寫作這個活動係統又處於人類社會之中,是整個社會活動係統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站在社會大係統的高度,來研究新聞寫作學,視點高了,視野開闊了。它有助於我們研究者思維空間的拓寬,使研究由平麵、單線,轉向立體交叉、縱橫滲透,整個學科勢必會出現令人驚喜的突變。
運用係統論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新聞寫作學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新聞寫作係統學的理論框架至少應包括這些內容:
從係統的整體性來說,應有:1)新聞寫作學同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與相互滲透;2)各類新聞作品對社會生活的不同影響與反饋;3)新聞作品形成的多維性過程;4)新聞寫作者的氣質、才華、情感與思維方式在新聞寫作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等。
從係統的有序性來說,應有:1)對不同寫作者來說,新聞寫作各要素的不同地位與功能;2)對不同類別的新聞作品來說,新聞作品各要素的不同排列與不同運用;3)新聞作品的立體結構的基本要義與輪廓等。
從係統的動態性來說,應有:1)新聞寫作學科以及與之相關的學科的新的概念、觀點、成果;2)新聞邊緣學科以及橫斷學科對新聞寫作學科提出的新課題;3)現代社會生活對新聞寫作學科的新要求;4)新聞寫作學科研究的新的理論手段與方法等。
四、新聞寫作心理學
作為報道新近發生或變動的事實的新聞作品,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的反映,沒有客觀事物,自然也就無所謂新聞作品這一反映。但是,新聞作品絕不是客觀事物的“鏡像式”的反映。在新聞寫作過程中,客觀事物並不像物質生產中的自然材料那樣可以直接進行加工,而是必須通過人的感知,轉化為概念、表象等,進入人的意識係統,才有可能進行精神生產的勞作,從而誕生新聞作品。而人的知覺,是一個能動過程,其對客體的知覺,總是在現有“心理定勢”的基礎上發生的。新聞寫作活動,便是新聞寫作者從特有的“心理定勢”基礎上,觀察、感知、認知客觀事物的結果。
前人囿於認知結構的缺陷,對新聞寫作過程中的心理現象說不清楚,對人腦思維潛在的寫作心理活動的奧秘無法揭示。
在現代心理學、思維科學迅猛發展並取得累累碩果的今天,我們就不但有可能而且有條件對新聞寫作心理的潛在奧秘作出科學的解釋。新聞寫作心理的研究,自然成了現代新聞寫作學理論體係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門。
根據發生認識論原理,從認識過程和心理特征著手,研究思維本性在新聞寫作能力上的智能素養問題,應該包括對新聞寫作者的智力、技能、素質、修養這四個層次的研究。同時,對新聞寫作主體的心理機製、狀態和思維形式等新聞寫作心理規律的研究也極為重要。這些都是新聞寫作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五、新聞寫作美學當今,美學的熱潮已經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麵。新聞寫作學同美學的關係之密切是不言而喻的。先從構成新聞作品的要素來說:一方麵,新聞作品是客觀事物的真實反映。它要使用翔實可靠的材料,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幾乎都可能成為新聞報道的對象。因此,客觀世界中千姿百態的“美”必然大量湧進我們的新聞作品中來,使新聞作品顯示出多種形態、多種層次、多種類別的美。另一方麵,美是人類追求和尊重自身價值的一種示差性的表現。因此,具有社會性的人都有愛美的天性。新聞作品不是客觀事物的“照相式”的翻拍,它總是滲透著新聞寫作者的感受和理解。每個人在寫作新聞作品時,都會把其愛美的衝動帶進新聞作品,將自己偏愛的美的事物或者憎恨的醜的東西寫進新聞作品,使新聞作品或多或少地帶上寫作者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