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5日)
今年7月25日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的忠誠戰士朱理治同誌誕辰100周年。1978年在他逝世的時候,經中央批準的悼詞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稱讚他“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社會主義事業”。我們作為在不同時期與朱理治一起工作過的老戰友,深感這種評價是十分中肯貼切的。
一、忠誠信仰,百折不回
朱理治於1907年出生在江蘇省南通縣一個中醫世家。1926年考入清華大學經濟係。麵對動蕩黑暗的社會,他努力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於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對於“入黨動機”,他後來在履曆表中寫道:“因為切身感受到民族的、社會的和經濟的壓迫,研究了馬克思主義,認識了它的科學性,故願為之奮鬥到底。”
朱理治入黨後,相繼擔任清華大學的黨支部書記,北平西郊區委組織部部長、區委書記,北平市委的臨時工委書記。他因叛徒告密被追捕,在黨組織掩護下潛出校園,於1928年5月到上海尋找黨的關係,不成而回到南通老家。
在家鄉,朱理治以小學教師的身份為掩護,秘密發展黨員,領導農民鬥爭。不久,他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秘密組織臨時黨支部並擔任書記。出獄後,他前往上海,曆經艱險,終於和江蘇省委接上了關係。他與一些同誌共同發起組織以年輕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科學研究會。後調至共青團江蘇省委,先後任組織部部長、書記。
1934年3月,朱理治被上海中央局派到天津,先後任河北省委組織部部長、代理省委書記、省委副書記。1935年5月,他受中央駐北方代表派遣前往陝北蘇區,作為北方局代表領導陝甘和陝北兩個特委。他努力擴大紅軍,開展土地革命。同年9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成立了以他為書記的陝甘晉省委和以徐海東為軍團長、劉誌丹為副軍團長、程子華為政委的紅十五軍團。他部署紅十五軍團取得了陝北蘇區粉碎敵人第三次“圍剿”的初步勝利。與此同時,他也積極貫徹了尚未得到糾正的“左”傾錯誤。當時陝北發生錯誤的“肅反”,使劉誌丹等一批蘇區領導人被錯捕,或被錯殺。朱理治作為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對這一事件負有政治上的主要責任,同時也做了一定的減小錯誤後果的努力。在中央到達陝北後,他主動承認了錯誤。中央妥善處理了這一事件。
對於這一時期所犯的錯誤,朱理治多次深刻檢討。1959年11月,中央監察委員會做出《關於朱理治同誌幾個曆史問題的審查意見》,對1942年西北局高幹會結論中不符合實際的內容進行了糾正。他逝世後,由中央組織部以《案件複查通報》的形式公布了1959年的結論。《通報》指出:“朱理治同誌對他在陝北一段所犯錯誤一直表示沉痛,做過多次檢查,態度是誠懇的,也接受了教訓。他自1927年入黨後,幾十年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黨做了許多工作,有不少貢獻,把一生獻給了革命。”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時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兼計劃委員會主任的朱理治受到迫害。1975年,在周恩來、鄧小平同誌的努力下,一批老幹部重新工作,他也被安排到河北省。在河北的三年裏,他累計下基層370多天,跑了近60個地、市、縣,僅調研筆記就寫了8本,近22萬字。粉碎“四人幫”後,他被任命為河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就在這時,他被發現患晚期肝癌,但他仍渴望著為黨工作。1978年4月9日,朱理治被病魔過早地奪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