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65(1 / 1)

當然,她的腦筋一定也很好,是個不平凡的女子。如果能得到她的幫助,解決我的許多困難問題,與我共同工作,那該多好啊!”但是牛頓生性靦腆,並未及時向表妹表白心中的愛情。等他回到劍橋大學後,又聚集會神地沉浸到科學研究中去了。他早已忘記了遠方的鄉村還有一位美麗的少女在等著他。他對個人生活一直不予重視,而她的表妹卻誤以為牛頓對她冷淡,便擇夫另嫁了。牛頓因醉心於科學研究而耽誤了一次愛情的大好時機。

牛頓實在太忙了,他連做夢想是宇宙、世界。他往往領帶不結,鞋帶不係好,馬褲也不扣好,就走進大學餐廳。盡管如此,牛頓畢竟是個年輕人,還有一顆浪漫的心。有一次,“青春迫不及待的激情”,催使他向一位年輕姑娘求婚。他輕輕地握著她的手,含情脈脈地看著這位美人。正在這緊要關頭,他的心思忽地溜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他的頭腦中隻剩下無窮量的二項式定理。他像做夢似的,下意識地抓住情人的一個手指,把它當成是通煙鬥的通條,硬往煙鬥裏塞。姑娘痛得大叫一聲,他才清醒過來。麵對吃驚的姑娘,他連忙象隻綿羊似的柔聲道歉:“啊,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我是不行了。看來,我是該打一輩子光棍!”姑娘饒恕了牛頓,卻無法理解他,愛情又成了泡影。科學上許多新的問題不斷撲向牛頓的腦海,他整個熱情都集中到了科學事業上。此後那種“青春的熱情”再也沒有湧現。原因4:受到周邊人士的影響!牛頓的“切線”老師貝若(1saac Barrow,1603-1677年)似乎有著與牛頓相同的經曆。貝若的父親是富有的布商,四歲時貝若母親病逝,由於父親生意太忙,貝若就搬到到鄉下跟祖父一起住。貝若的祖父以前就反對兒子與那個身體孱弱的女孩結婚,他們卻私奔到倫敦去結婚,結果不出他所料,那女孩早逝,給他留下小孫子。祖父帶著近乎報複的心理懲治這個小孩子,對貝若非常嚴格,經常打他,罵他是小雜種。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貝若,從六歲開始幾度離家出走,每次被抓回來就是一頓毒打……或許,就是這種童年陰影導致貝若終身未婚。或許,就是貝若的經曆導致牛頓終身未婚姻。原因5:有人懷疑牛頓是個同性戀者!原因是牛頓晚年燒毀信件時僥幸留存下來的信箋,表明了他和“密友”——英俊年輕的瑞士數學家法蒂奧·德·杜利爾的同性戀關係。牛頓終身未婚,他或許隻愛著法蒂奧,可是因為宗教和世俗的壓力,他們隻能於1693年停止了親密關係。其後十八個月裏,偉大的牛頓經受了一段徹底的精神崩潰。他意誌消沉,對任何人都懷有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