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元1727年牛頓以85歲的高齡過世時,英國人將他葬於西敏寺。西敏寺的前身是一個修道院,1579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將西敏寺改為學院,校長由英國君主任命。西敏寺的正式名稱因此改為“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學院教堂”,其後三個世紀,西敏寺成為牛津與劍橋之後的第三所英國高等學府。詩人亞曆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為牛頓寫下了以下這段墓誌銘:Nature and Nature' law lay hid in night ; God said,"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自然與自然的定律,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於是,一切變為光明。
九百多年來,西敏寺除了供信徒作禮拜、祈禱、膜拜之外,也是英國慶典的重要場所。英國的社會名流無不以死後能安葬於此為榮耀。而根據統計,占地麵積達2972平方米的西敏寺(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學院教堂)內,安葬了共三千三百多人,包括曆代君主、貴族、詩人、科學家、政治家、將軍、音樂家和著名演員。如:達爾文、狄更斯、牛頓、丘吉爾……無數位在英國有著深遠影響的曆史人物都安息在西敏寺中,也有許多名人,本身並沒葬在這裏,卻有寫上其名字的石板子嵌在地上作為紀念,他們在西敏寺內各據一方。而裏頭最著名的便是牛頓,他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
他的墓地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麵大廳的中央,也就是中殿 (nave) 那裏,墓地上方聳立著一尊牛頓的雕像,其石像倚坐在一堆書籍上,雙手沒有合十。身邊有兩位天使,還有一個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紀念他在科學上的功績。
進入西敏寺的價錢有點昂貴,一個人需要10英鎊,所以,對於一個學物理的人來說,去到西敏寺而不進入看牛頓的墳,將來肯定會成為遺憾。1、如果說我比別人(笛卡爾)看得更遠些,
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2、無知識的熱心,猶如在黑暗中遠征。
3、你該將名譽作為你最高人格的標誌。
4、我的成就,當歸功於精微的思索。
5、你若想獲得知識,你該下苦功;你若想獲得食物,你該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樂,你也該下苦功,因為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
6、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於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
7、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鍾的時間中得來成功。
8、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我,但我自己以為我不過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有幸拾到美麗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所以有這樣的成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