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問心無愧,如果從中悟出了-番道理,或者在競爭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幹,那麼這種失敗或許更有價值,誰能說它不是明天成功的起始呢?
8.成年期怎樣進行心理保健
成年期心理衛生的課題主要包括:
個體身心的自我保健
這方麵的具體任務包括:早衰心理的積極防範,過高負荷的主動調整,飲食狀況的妥善調理,休閑時間的合理利用,緊張情緒的適當鬆弛,等等。
角色的轉換及其角色適應
這方麵的具體任務包括:成熟者角色的扮演及其職業適應,配偶角色的扮演及其新婚生活的適應,父母角色的扮演及其中年家庭生活的適應,“社會主角”的扮演及其社會生活的適應,退休前的角色扮演及其相應的心理適應等。
家庭氣氛的不斷調整
這方麵的具體任務包括:夫妻矛盾的調和與愛情關係的更新;婆媳障礙的清除與婆媳關係的改善,姑嫂衝突的化解與親朋關係的疏導,親子距離的調節與親子關係的把握等。
更年期的穩妥過渡
這方麵的具體任務包括:更年期生理變化的正確認識,更年期疑病狀態的預防或克服,更年期的夫妻關係及其相互調適,更年期的情緒困擾及其有效排解等。
9.形成良好的生活節奏以減輕壓力
成年人工作緊張,家務繁重,難得有輕鬆和消遣的機會。就像有的成年人所概括的:匆忙的工作日,“戰鬥”的星期天。然而,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越應當注意生活節奏的調控問題。否則的話,弦繃得過緊而容易斷開,人過於緊張、勞累而身心易損。
形成良好的生活節奏,首先要求成年人在工作之餘,要適當地進行運動、鍛煉。達·芬奇曾說:“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運動或鍛煉,不但可以強壯身體,而且可以健心益智。從生理上來說,有規律的運動,如跑步或打球,能夠提高中樞神經係統的反應能力,增強肌肉活力,改善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延緩機體衰老;從心理上來說,則可保持或提高感知與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緩衝心理負荷,增進心理健康。業餘運動、鍛煉,不僅為腦力勞動者所必需,而且對於體力勞動者也有好處。因為職業體力勞動,往往偏重於機體某一部位或某幾個部位的活動,這種體力勞動雖有較大的活動量,但不能滿足機體各部分的協調運動和整體鍛煉。所以,體力勞動者在工作之餘,進行一些全身性的運動項目,如健身操等,對於調節心身功能,增強心身素質,有益無弊。
形成良好的生活節奏,還要求成年人在星期天、節假日,要擠出時間去消遣娛樂。關於消遣娛樂,有的成年人認為,這是孩子們的事,或者老年人的事,似乎百忙中的成年人去遊樂玩耍,多少有點兒“不合時宜”。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麵的。利用星期天、節假日,成年夫婦帶上孩子,或去爬山,或去戲水,或去賞花,或去覽勝,這些賞心悅目的娛樂活動,既有鬆弛身心,陶冶情操之功效,又有寓教於樂、密切家庭關係之妙用,何樂而不為呢?對於成年知識分子來說,適當地進行消遣娛樂,也是防止創造力衰退、捕捉靈感的有效手段。據很多科學家回憶,他們的創造靈感,有時並不是在苦苦思索中獲得的,而是在長期思索後的暫時鬆弛狀態,即在消遣娛樂中獲得的。例如,法國著名數學家彭加勒曾回憶道:“一天,在山岩上散步的時候,我突然想到,而且想得又是那樣簡潔、突然和直截了當,不定三元二次型的算術變換和非歐幾何的變換方法完全一樣。”這說明,成年知識分子要想取得創造性的成果,一定不能忽略消遣娛樂這一環節。而對從事體力勞動的成年人來說,閑暇之時多參加一些耗用腦力的活動(如讀書,學科學,學文化),這也是一種調劑身心的積極手段。
10.增加積極情緒體驗以減輕壓力
成年人處事繁雜,苦惱頗多,很容易陷入不安和抑鬱的狀態之中。薩克斯認為,成年期特別是成年中期,是抑鬱與不安的危機時期,而且帶有全球性的色彩。這種說法雖有些過分,但也道出了成年期情緒保健的重要性。
成年人情緒的自我保健,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增加情緒體驗的積極方麵,也就是說,要學會運用積極的情緒體驗,來戰勝或驅除那些不愉快的情緒騷擾。例如,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無端諷刺的時候,可以盡力克製自己的不悅,並閱讀一些名人傳記。從那些名人的不平凡遭遇中,我們可以領悟到經驗,挖掘出智慧,激發起熱情。就像我國的現代政論家鄒韜奮,在《不相幹的帽子》一文中詼諧地講的:“我認為挫折磨難是鍛煉意誌增加能力的好機會,講到這一點,我還要對千方百計誣陷我者表示無限的謝意!”試想,有了這樣的一種胸襟和氣度,還愁那些不愉快的情緒騷擾繼續折磨人嗎?再如,當夫妻之間因為某件小事紅了臉、不愉快的時候,可以聽一聽《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愛情名曲,或者吟誦幾首千古流傳的愛情佳句,這種情緒上的自我調整,也有助於煩惱的消除和積極情緒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