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能按摩大腦
連續漱口5~10分鍾,可引起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漱口結束後瞬間分泌出大量唾液會加劇這種興奮刺激,這些複雜的變化就是一種特殊的大腦按摩,對大腦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把握生活細節來健身
不想參加體育鍛煉的我們,如何取得參加體育活動的效果呢?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健身房”。
早上起床前,在床上做貓兒拱起脊的動作。起床後,用力伸展四肢,兩手十指張開用力伸展,使四肢關節活動舒展,這是一節延伸運動。
刷牙洗臉時,做腳趾抓地活動,吸氣時全身放鬆,直到刷牙完畢。毛巾盡量掛得高些,這樣讓我們踮起腳尖去拿、掛,有利於伸展身體。
不管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裏,別忘記以下原則:能坐著的不要躺著;能站著的不要坐著;能活動的不要站著。
3.增進體育鍛煉以減輕身心壓力
有些人認為參加了某種體力勞動,就無需參加體育鍛煉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現代運動生理學認為,體力勞動並不等於體育鍛煉。它們主要有以下幾方麵的區別:
經常性從事體力勞動,長期采取幾種固定的姿勢,這樣受到鍛煉的僅僅是與此姿勢有關的小範圍的肌肉,而體育鍛煉恰恰可以彌補這種缺陷。
長期從事某種體力勞動,身體對勞動量就已適應,心髒功能並不會因為這種勞動而得到鍛煉,而體育鍛煉可使心髒功能得到全麵的鍛煉。
體力勞動往往隻是力量的鍛煉,而體育鍛煉,則不但是力量,還有速度、韌性、耐力等方麵的鍛煉,鍛煉麵更為廣泛。
體力勞動機械、呆板,而體育鍛煉還具有調節大腦功能、健全神經機能和陶冶心理的作用。
體育鍛煉不僅可增強體質,還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即使是有病的人,選擇適當的體育項目,可以使疾病早日康複。這一點是體力勞動所不及的。
適當的低運動量的體育鍛煉,能消除體力勞動的疲勞。
所以,體育鍛煉能比較全麵地作用於身體的各個部分,克服體力勞動給身體帶來的局限性。
4.使用健身器材緩解身心壓力
在很多小區和公園都安有公共健身器,這些健身器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在鍛煉的時候,人們往往隨著自己的興趣選擇健身器。
現在的健身器械中練腿的主要有攀登架、高低杠、太空漫步機、跑步機、坐蹬架、健騎機、雪橇板等。人們喜歡挑選一種器械長期練下去,若把它們搭配起來使用,健身效果更好。
(1)先使用漫步機、攀登架、高低杠等。在運動時,熱身很重要,若一上來就做高負荷運動,容易傷肌肉。因此應先用漫步機、攀登架、高低杠等器械熱身。
(2)用跑步機、健騎機、坐蹬架、雪橇板健腿。跑步機是有氧健身器械,但中老年人不宜使用跑步機,可選用雪橇板、漫步機、健騎機、坐蹬架等。
(3)用扭腰器、秋千做整理運動。運動完後,腿部練習使血液積聚在下半身,肌肉容易疲勞。運動後,用扭腰器轉腰部,用秋千活動腿部。如果沒有漫步機,可以做原地踏步、散步、做操等運動來熱身,再到攀登架、高低杠處壓腿。不要一開始就壓腿或者用跑步機、健騎機等器械,避免拉傷肌肉。
5.用靜坐緩解身體壓力
有一種利用心靈的活動來影響身體健康的方法叫靜坐。靜坐的目的是使人集中注意力,不被外在的環境所控製。
靜坐起源於我們的鄰國印度,在遙遠的歐美國家非常流行。
靜坐的作用
關於靜坐的研究很多。不同的靜坐方式所起到的效果不同。靜坐者的動機和經驗,也影響效果。一般靜坐的作用分為生理上和心理上兩部分。
生理作用。早期的瑜珈行者和禪師們發現靜坐會使呼吸次數減少為每分鍾4~6次,心跳次數減慢為每分鍾約24次,有效緩解肌肉緊張的程度。
有4個月以上靜坐經驗的人,比隻學習一星期放鬆技巧的人,有明顯的心跳減慢現象。當他們在受到刺激時,比沒有靜坐經驗的人,更容易恢複正常心跳。
靜坐還減低氧氣的消耗量,增加皮膚的抵抗力,減少皮膚的帶電量,減少血液中乳酸鹽的成分,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促進手、足的血液流通。
心理效應。靜坐能夠減低焦慮,增加情緒控製能力,改進睡眠狀況。在麵對壓力時,靜坐能夠減少頭痛、害怕和恐懼的程度。靜坐者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壓力,帶來很多正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