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高等學校教育成本分析、控製及成本信息披露(2)(1 / 2)

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的概念是借鑒企業成本控製概念,並在其基礎之上與高等學校自身的情況相結合發展而來的。在國內,目前對於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的概念,有著不同的闡述:學者陳敬良(2001)指出教育成本控製既是一種工作,又是一個過程。表現在工作方麵就是對各種教育費用的發生額進行約束和監督;表現在過程方麵,就是對教育過程中的資源耗費過程進行規劃、調節,使教育成本按預期方向發展。無論是工作,還是過程,都要采取一定的管理形式和方法,最終使教育成本達到所預期目標。學者張蘭芳(2003)則認為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就是高等學校的管理者所做的一種管理活動,這一活動是實現預定成本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這種管理活動表現為必要的引導和限製,引導和限製的內容是高等學校的整個教學及管理活動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通過這種引導和限製,最終使之能按預定計劃進行。學者張呈餘(2005)認為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是一個比較、發現和糾正的過程。就是將高等學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所發生實際成本與預定的計劃成本進行比較,及時揭示差異並采取有效措施,糾正不利差異,發展有利差異,使教育成本控製在預定的目標範圍內。學者潘國紅(2007)則認為教育成本控製是一個有目的的過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就是它的目的,而對教育過程中的資源耗費進行規劃、調節,使教育成本按預期方向發展則是它的過程,是學校實施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

就以上學者們對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的概念的闡述而言,無論是對其做怎樣的定義,從總體上說,對於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的概念,我們都可以將其劃分為兩類:一類是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事中的控製;另一類是廣義的概念,是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控製在內的全過程的控製。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教育成本控製就是指廣義上的控製。

三、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的原則

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不是一種盲目的控製,是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所進行的一種控製。這些指導原則包括:

(一)質量保證原則

進行高等教育成本控製,其最終的目的是保證教學質量,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這就要求在實施控製的過程中,合理使用教學經費,在製定各項成本標準時,充分考慮教學經費的保障能力,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二)靈活性原則

所謂靈活性是指在進行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的過程中,不隻是機械的執行。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指標作出必要及相應的調整,並在控製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成本項目和成本對象,在控製的時間、控製的手段及相應的控製措施上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因墨守陳規而延誤重要任務的進展。

(三)兼顧效益原則

在進行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過程中,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考慮社會效益。考慮經濟效益,要求通過成本控製能夠達到增加收入、減少浪費、降低成本;考慮社會效益,要求通過成本控製能夠達到節約辦學,減輕國家負擔;控製成本水平,減輕學生負擔。

(四)全員參與原則

全員參與就是讓全體教職工都參與到成本控製工作中來。各種成本目標的實施,其主要執行者是教職工。因此,培養教職員工的成本意識,是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隻有大家都共同參與,才能在工作中時刻注意節約成本,從而達到有效的控製成本。

四、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的內容

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控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公用支出控製

在公用支出的控製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方麵,建立相應的製度,在保證教學需要的前提下,采用定額或限量的方法控製教學用品支出;采用必要的激勵手段,創造節約氛圍,縮減教學用水電支出。另一方麵,采用先進的信息係統,比如網絡教學、網絡會議、網絡招生等,降低管理成本。

(二)人員支出控製

人員經費在我國高等學校的支出中占有很大比例。控製人員支出主要從兩方麵入手:一方麵,確定合理的教職工編製。嚴格控製編製、按需設崗,是控製高等學校人員支出的首要內容。另一方麵,薪酬管理。在嚴格執行國家在工資津貼及職工福利待遇的基本規定的同時,建立適合高等學校自身特點的酬金分配製度,降低人員經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