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設19個專業學院,1個獨立學院(彙華學院)。有本科專業8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92個。學科專業覆蓋哲學、法學、經濟學、文學、曆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高校強勢特色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實驗室1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學校設有河北省職業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學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另外,學校還設有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省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中國教育科研網河北省主節點等機構。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俄羅斯、烏克蘭、比利時等國家的30餘所大學、學院建有校際交流關係。學校是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的具有招收外籍留學生資格的單位,招收國外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現有來自日、韓、意、英、美、加等國家的長、短期語言及學位留學生300餘人。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目標是:立足本省、麵向全國,為全省基礎教育培養骨幹師資,為省屬高校培養基礎課師資;以本科教育為主,適度發展研究生教育和其他各類教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將學校建設成為教學研究型、綜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師範大學,躋身全國同類院校的前列。
H師範大學的組織機構由各教學單位、黨群組織、行政單位、教輔單位、產業單位和後勤單位組成。
教學單位:19個學院和公外部、公體部;獨立教學單位: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彙華學院(獨立學院)、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黨群組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紀委、機關黨委、校工會、校團委;行政單位:學校辦公室、教務處、科研處、招生就業處,國際合作處、學生處、保衛處、老幹部處、人事處、研究生院、財務處、審計處、校園規劃建設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頂崗支教指導中心、校醫院;教輔單位:圖書館、網絡管理中心;產業單位:教學儀器廠、印刷廠、科技發展總公司;後勤單位:餐飲服務中心、公寓管理中心、配送中心、通訊中心、供暖中心、運輸中心、修繕中心、幼兒園、物業管理中心。H師範大學的產業單位、後勤單位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運行機製。獨立學院也實行獨立核算,年終按合同約定的分配比例向學校上繳收入。
確定教育成本核算對象和核算期
本例所演示的是H師範大學的教育成本核算過程,演示過程中將2009-2010學年度視為一個教育成本核算期間,不再按月歸集教育費用;按各學院進行歸集成本,不再細分學院中的各專業和年級;將學校的全部支出按報表要求分為人員經費支出、公共經費支出、資本性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不再細分項目,並以“萬元”為計量單位。
H師範大學教育成本核算的對象指向全日製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的學曆教育服務。由於H師範大學的成人教育、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高等學校師資培訓、留學生教育、國際聯合教育和獨立學院實行的是獨立的教學管理體製,與學校日常的教學業務活動聯係較小,而且其收入、支出等資金運行可比較容易地與學校整體的資金活動分離。因此,本例所述的教育成本核算對象也不再涉及這類教育服務,而將這類教育服務的支出列入不計入教育成本的支出。
H師範大學提供的是不同類別(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不同專業(按學院劃分)的教育服務,因此,教育成本核算應按照學生類別、專業劃分成本核算對象。這種核算方法的特點是按照學生類別、專業開設成本計算單,並按照學生類別、專業歸集各項支出。提供各類別、專業的教育服務發生的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記入該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計算單;間接成本則要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通過各項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歸集和分配,最終計算出H師範大學各類別、專業教育服務的學年成本。
H師範大學成本計算期為學年度,即9月1日到下年8月31日,不再按月歸集成本費用。
設置教育成本核算科目
為了在權責發生製的基礎上準確地核算教育成本,H師範大學單獨設置教育成本核算賬簿,並根據成本核算的需要,設置了如下會計科目:“教育成本”“間接成本”“待攤費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養老保險費”。
記錄、歸集、分配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