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等學校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和折舊率
對於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我國目前尚無明確製度規定,而我國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固定資產折舊製度,因此,高等學校固定資產在折舊問題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企業折舊方法確定,采用包括直線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在內的相應折舊方法。
(一)對於教學科研用房屋建築物對於房屋建築物來說,由於使用年限較長,一般不存在無形損耗,其價值轉移在使用期內始終保持一個相等的量,因此在核算教育成本時,對其可采取直線法計提折舊,並按一般規定,以50年為折舊期,統一按照當年房屋建築物固定資產總值的2%計提。其中已投入使用但未辦理竣工結算的房屋建築物可按估計價值暫估入賬,並計提折舊,待竣工結算後再按實際價格進行調整。
(二)教學科研專用設備主要指高等學校根據教學、科研和其他工作的實際需要購置的各種具有專門性能和用途的儀器設備。高等學校購置的具有專門性能和用途的教學科研設備,一般來說價格都比較昂貴且科技含量大、技術生命周期短、無形損耗十分嚴重,因此應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根據《高等學校教育培養成本監審辦法》的相關規定,專用設備的折舊期限為8年。
(三)教學科研用一般設備指高等學校所購買的與教學科研有關的通用性設備(如打印機、複印機等),由於這類設備在使用周期中各期負荷程度基本相同,為此在核算教育成本時宜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根據《高等學校教育培養成本監審辦法》,一般設備的折舊期限為5年。
(四)圖書這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固定資產,對於這類資產應根據其價值變動速度的不同分類確定其折舊方法。對於一般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由於知識更新速度比較快,為使其成本在有效期內得到快速補償,在核算教育成本時宜采用加速折舊法,合理體現圖書損耗價值對教育成本的影響狀況。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中規定,事業單位圖書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一般企業圖書折舊年限為5~10年。考慮到目前知識更新的速度快、館藏年限較長的圖書借閱率不高的特點,高等學校圖書折舊年限按5年核算較為合適;而對工具書、各類年鑒以及各個專業有代表性的學術專著等,因為年代久遠其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在核算教育成本時這類圖書不應計提折舊。
(五)教學科研所必須的文物和陳列品對於諸如文史專業的文物、藝術專業的藝術作品、理工醫農專業的標本等資產,由於它們都具有永恒的價值,從理論上說是不會發生無形損耗的,因而可以不計提折舊,但此項資產如保管不好會發生損壞或遺失,因此在陳列過程中,要發生一定的保管費用和設置防火安全措施的費用,在核算教育成本時,隻需將這部分費用另行計入即可。
四、幾類特殊固定資產折舊問題
高等學校有幾類固定資產是比較特殊的,在進行教育成本核算時,必須引起注意:
(一)後勤資產折舊問題
高等學校後勤管理本應由社會投資實行市場化經營,不擠占教育投資。但由於曆史原因,高校實際上已投資購建了一部分後勤設施,如學生公寓、食堂、浴室等,這些設施的折舊是否計入高校教育成本,如何計入,應區別不同情況分別對待:第一種情況,高校後勤沒有社會化或沒有徹底社會化,後勤資產由學校自身經營管理的,則對後勤資產應該計提折舊計入高等學校教育成本;第二種情況,高校後勤雖已社會化,但後勤資產隻是委托給後勤服務公司進行物業管理,資產產權也沒有發生變化,則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時也應包括這部分資產的折舊因素;第三種情況,高校後勤資產整體租賃或承包給校內後勤公司或校外單位與個人,在核算教育成本的折舊費時,應扣除那部分租金收入,即:年折舊費用=後勤資產原值×折舊率-年租賃收入;第四種情況,由社會投資興建的後勤資產,資產產權不由學校擁有,學校也不核算經營收入(住宿費、飲食服務收入等),其資產折舊亦不能計入高等學校教育成本。
(二)土地折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