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腦幹和脊髓的骶段。由腦幹和骶段脊髓的側角發出神經纖維到器官附近或器官內的副交感神經節,再由此發出神經纖維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體,調節有關器官的活動。下麵我們將植物性神經的主要功能用表格概括一下:
器官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
循環器官心跳加快加強,冠狀循環的血管舒張,皮膚及內髒小血管收縮心跳減慢,減弱,冠狀血管收縮呼吸器官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消化器官分泌濃稠、少量的唾液,抑製胃腸運動,抑製膽囊收縮分泌稀薄,多量的唾液,促進胃腸運動,促進膽囊收縮泌尿器官抑製膀胱排尿促進膀胱排尿,眼瞳孔放大瞳孔縮小。
皮膚汗腺分泌抑製汗腺分泌代謝促進腎上腺素分泌,代謝加強促進胰島素分泌人體大部分的內髒器官都同時分布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內髒器官接受著雙重支配。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雖然對同一器官起相反的作用,但是它們卻相輔相成,保證器官的協調,以適應整個身體的需要。例如,當人們劇烈運動時,交感神經的作用加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受到抑製,使心髒跳動和血液循環加快加強,肺的通氣量增大,以適應人體的需要。
相反,當人由劇烈運動轉變到安靜狀態,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加強,則交感神經的作用受到抑製,使心髒跳動和血液循環變慢變弱,肺的通氣量減少,以適應人體在安靜狀態下的需要。
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
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條件反射。高級神經活動是指神經係統高級部位的活動,對人和高等動物來說,就是指大腦皮層的生理活動,神經係統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有兩類:一類是生來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這叫做非條件反射。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不用大人的幫助就可以吮奶,這是由於跟吸奶有關的刺激的(如奶頭)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這種反射由大腦皮層下的各個中樞即可以完成,屬於非條件反射,另一類反射是出生後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後天性反射,叫做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
在動物實驗中,每次給狗食物以前,出現一次鈴聲,然後再給食物。經過多次練習以後,每當鈴聲一響,雖然這時並沒有給狗食物,狗卻會表現出吃東西時才有的活動,如流唾液、口動等,這種反射就是條件反射。本來,鈴聲與唾液分泌無關,屬於無關刺激,但與給狗食物多次結合以後,鈴聲就成了這條狗進食的“信號”,成了條件刺激,於是狗單獨聽到鈴聲而沒有吃到食物,也會分泌出唾液。這是唾液條件反射形成的過程。
那麼,條件反射的原理是什麼呢?這主要取決於條件反射的反射弧的道路問題。從大腦皮層組織結構上看,皮層各部分之間的聯係是極其複雜的,在條件反射未建立之前,皮層各部分之間雖有結構上的聯係,但功能上並未接通,而條件反射的建立是功能上的暫時性聯係的形成。非條件刺激(食物)引起的非條件反射(唾液分泌)可以通過皮層以下中樞來完成,但同時有神經衝動上行,引起大腦皮層相應代表區的興奮。條件刺激(鈴聲)也引起大腦皮層一定區域的興奮。兩者多次結合之後,大腦皮層的這兩個興奮區之間就暫時建立了一種功能聯係,一個新的反射弧便接通了,這時條件刺激即可以引起唾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