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雖然多以領導成員個人名義出現,但並非個人意見,而是領導班子集體的意見,是經領導班子集體討論、專人執筆、反複修改定稿的。一經會議通過,並按文件下發或公布,就具有指示性和約束力。
撰寫“大會工作報告”應注意體現四性:一是目的性,要明確會議的目的、要求、指導思想、中心議題,使報告有所依據;二是針對性.要結合地區、部門、係統的工作實際,把上級精神同本地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避免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三是指導性,要有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能夠準確地提出問題、精辟地分析問題、中肯地解決問題;四是全局性,即要通觀全局、把握重點、避免一般化。
“大會工作報告”是會議的中心部分,涉及麵廣,啟示點深,承前啟後,展望未來,篇幅比開幕詞、閉幕詞長,內容比領導同誌在會議上的專題性講話全麵,要求綱目清楚,邏輯性強,便於記憶領會。在結構上可用並列式,把報告的內容分成並列的幾大部分;可用層遞式,圍繞中心,逐層加以敘事、議說。
“大會工作報告”的內容結構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標題
通常由正副兩個標題構成,正標題寫“××(內容)工作報告”,副標題寫報告的時間、會議名稱,另附報名人的職務及姓名。
正文
由開頭語、主體及結束語三部分組成。開頭語主要是交代依據,寫明提請大會審議等語;主體是報告的核心部分,它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回顧總結過去的工作,分析當前麵臨的形勢,進而提出今後工作的意見或建議;結束語一般是與開頭相呼應,總括兜底,發出號召,提出希望。例如,溫家寶總理於2004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翔實,觀點鮮明,結構清晰,布局精巧,語言簡明。全文由“一年來工作回顧”“2004年主要任務”與“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三大部分組成,層層遞進,順理成章。比如,在“一年來工作回顧”部分,集中講了六個方麵的工作,其精妙之處在報告一年來的工作時,不是孤立地講做法,然後集中講經體會,而是把做法、經驗、體會融合在一起,以理說事,以事證理,夾敘夾議,事理貫通。特別一提的是在講到“前進道路上還有許多困難和問題”時,言簡意賅,幹脆利落。這一切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寫好“大會工作報告”的要領包括以下三點。
(1)言之有物
“大會工作報告”要有明確的中心論題、豐富的內容。既要全麵、周到,又要重點突出;既要詳略得當,又不要顧此失彼;既要“點滴不漏”,又要防止“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應注意研究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用豐富的事例作論據。隻有擺事實、講道理,才能打動聽眾,使人信服。但事例一定要精確,分析一定要科學,評價一定要恰當。
(2)言之有序
“大會工作報告”偏重於對情況歸納敘述與議論說理。結構應該綱舉目張、周密順暢。也就是說,要把廣泛的內容,根據主旨的需要,概括集中成為幾個專門問題,並把這些問題精巧地編織和穿插在一起,組成一個連貫統一的整體,使報告條分縷析、順理成章。“大會工作報告”屬講話文件,以內容清楚、一目了然為貴,以五花八門的大拚盤為忌。在主幹飽滿健全的基礎上,首尾圓合是相當重要的,開頭顯旨、總括,“卒章顯其誌”作點睛之筆。
(3)言之有文
文是文采。“大會工作報告”的文采主要表現在語言運用上的雅俗共賞與修辭的運用。作為一次較大規模的會議,與會者的文化程度、職務、閱曆與趣味等不盡相同,報告要寫得大家都能接受,就需要在語言的推敲上下功夫。報告是向聽者傳遞信息的,語言要準確精煉、幹脆利落、莊重生動、論述清楚,切忌拉雜含糊、幹癟無力、空洞無物。孔子曾說:“情欲信,辭欲巧。”(《禮記·表記》)意思是說思想感情要真實,語言文字要精巧。對於“大會工作報告”來說,是要講給人聽、指導工作的,因此要講得幹脆生動、聽得明白悅耳,多用短句或成語、四字格詞組,適當穿插一點口語,講究運用濃縮、綜說、借代、排比、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以增強語言的形象化與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