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巨人的影子:別掩蓋住自己的光芒(1 / 1)

孩提時代,我們總希望父母可以成為自己的“巨人”,時刻保護自己,時刻為自己答疑解愁。可是當我們在父母“巨人”的陰影下生活得太久,自身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因為一味依賴父母,而從不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間久了,即使自己身上有再多的光芒,也會被父母“巨人”的影子所掩蓋。心理學家將此類現象稱之為“巨人的影子”,並指出尋求依靠固然是人類的本性,但是人性卻又是要求自由的,要求擺脫他人的束縛,自己去創造一片新天地。

牛頓曾經說過:“我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的確如此,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單憑個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是踩著“巨人”已經踏出的小路,一步步取得成就的。因此,從另一個方麵來說,“巨人”對於成功者做出的鋪墊是不可抹滅的,如果沒有“巨人”的指引,天賦再高的人也不能輕易成功。但是,如果一旦借助於“巨人”取得了成功,那麼就得避免“巨人”的影子對你造成的消極影響。

現實中趙本山和小沈陽就是一個極其典型的例子。小沈陽就是借助了師傅趙本山這個演藝界的“巨人”,才得以走上了春晚的舞台,才得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小沈陽、知道小沈陽,所以小沈陽才能一炮走紅。師徒二人同台演出,這樣就很難避免被大家拿來比較,有些人經常會說小沈陽的表演功力,已經毫不遜色於自己的師傅,例如在他的成名作中,對於劉歡的模仿,刀郎的模仿都堪稱是經典。

但是說到底,小沈陽終究是靠師傅走紅的,師傅的提攜和幫助自然不會少,可是小沈陽為了個人的長久發展,如果一味地站在趙本山這個“巨人”的影子裏,那麼時間長了之後,小沈陽身上的光芒最終還是被師傅的影子蓋住了。因為那時人們更是會品長論短,說小沈陽其實也沒有多大的特點,他隻不過是跟著師傅在走而已,沒有趙本山,小沈陽根本就不會演節目。

然而趙本山也是一個明智的師傅,為了學生將來的發展,為了避免“巨人影子”給師徒二人的演藝事業造成困擾,趙本山還是及時主動讓小沈陽獨立進行演出創作,因此,才有了小沈陽在各大地方台上的搞笑演出,才有了在張藝謀導演電影裏的精彩亮相。

樹大好乘涼,我們可以借助於巨人的成功經驗,在他的影子裏積極的學習,汲取有益的營養,跟著巨人的步伐前進,學會掌控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這才是重要的。由此可見,無論是家長也罷,還是老師也好,他們終究有著屬於自己的一道光芒,而這道光芒如果想要繼續延續,最終還需要給他人起著指引的作用,為他人在獨自行走的夜路上亮一盞明燈,進而使他們少走一些彎路;給他們多提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令他人能夠早日走向成功,這才是巨人應該發揮的作用。

再高的巨人也會有老去的一天,他們畢生的心血和成就,需要有人繼承並發展才行。因此,巨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不斷地去培養新人,來繼承自己的事業並發揚光大,這才能稱得上一個真正的“巨人”。

借助“巨人”成功固然重要,可是千萬別讓巨人的影子掩蓋住了自己的光芒。每個人都應該適時走出“巨人的影子”,去成就一番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

尊重巨人的成就

在生活中,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和之心,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成就。“巨人”之所以能夠取得一番成就,通常是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因此,必須以一顆謙和之心,尊重“巨人”的成就,並虛心學習其過人之處,以為己用。

及時發現自己的光芒

在與“巨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能一味低頭去學習,而要及時去發現自身的優勢所在;不能一味跟著他人的步調前進,而要利用自身優勢,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培養屬於自己的獨特能力,這樣才不至於讓巨人的影子把自己的光芒遮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