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告訴我們,既要看清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要看清自己的缺點,隻有肯接納自己的缺點,並善於改正,才能在日後的工作學習中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可是要做到“自知之明”似乎很難,蘇東坡曾說過:“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很耐人尋味:人們對於“自我”這個猶如時常握在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卻最難以有一個正確而客觀認識。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世界更為困難。明明就站在這個山中,可是卻偏偏不認識它的真麵目;明明知道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可是卻偏偏不能自悟,或者僅有個模糊而籠統的認識而已。這種人們難以認識自我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由於經常陷入“蘇東坡效應”,所以不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難以發現自己的優點在哪裏,缺點在哪裏。往往自己認為的優點,在他人眼中卻成為了缺點,反之亦然。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我們每個人自身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做到認識自我顯得越來越困難。就這樣,因為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不夠,輸掉了一些東西,可原因並不出在你強大的敵人身上,而是自己。
一個人要想發揮自己的無限巨大潛能,前提是自己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搞清楚自己的長處在哪,而“軟肋”又在哪;麵對著自己即將要完成的事情,我的優勢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評估一下自己真正的實力;如果還是不能真確認識自我的話,不妨多找幾個密友,讓朋友來談談他們眼中的自己又是怎樣的,也許旁觀者的見解更客觀一些,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對於正確認識自我是有很大幫助的。
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功,自我認識是至關重要的。隻有認識了自我,我們才會敢於迎接挑戰,敢於超越自己,才能突破現狀不斷地向前邁進。
音樂係的某個學生,終於有機會向一個極負盛名的鋼琴大師學習鋼琴。上課的第一天,大師就給了她一份樂譜,說道:“試試看吧!”樂譜的難度非常大,這位學生彈得生澀僵滯,甚至錯誤百出。下課的時候,大師隻給出了一句話:“還是不熟練,回去好好練吧!”
學生回去之後,認真按老師說得去練習。等到下周上課的時候,本來想讓老師驗收一下自己的練習結果,可是沒想到老師卻給了她另一份新樂譜,這份樂譜要比上次的還要難,“試試看吧!”仍然隻是這樣的一句話。
於是,無奈中的學生隻好再次乖乖地回來,按老師的吩咐接著練琴,因為她覺得自己的琴技水平不至於這樣差,還是想看看自己的實力究竟如何,於是暗暗下定決心堅持著練習。然後,第三周的時候,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接連持續了三周,每一次都是一個極限的挑戰,雖然堅持著練了下來,可是這名學生仍然覺得自己的水平沒有提高,心情越來越沮喪。終於,有一天,她找到了老師,把這三周老師對自己的折磨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