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充分運用談判技巧(2)(2 / 3)

在談判中,有些談判者支出架子準備進行艱難的拉鋸戰,而且他們也完全拋開了談判的截止期。此時,你的最佳防守兼進攻策略就是出其不意,發出最後通牒提出時間限製。這一策略的主要內容是,在談判桌上給對方一個突然襲擊,改變態度,使對手在毫無準備且無法預料的形勢下不知所措。對方本來認為時間挺寬裕,但突然聽到一個要終止談判的最後期限,而這個談判成功與否又與自己關係重大,不可能不感到手足無措。因為他們很可能在資料、條件、精力、思想、時間上都沒有充分準備,在經濟利益和時間限製的雙重驅動下,會不得不屈服,在協議上簽字。

美國底特律汽車製造公司與德國談判汽車生意時,就是運用了限定期限而達到了談判目標。當時,因為雙方意見不一致,談判近一個多月沒有結果,同時,別國的訂貨單又源源不斷。這時,美國底特律汽車製造公司總經理下了最後通牒,他說:“如果你還遲遲不下定決心的話,五天之後就沒有這批貨了。”眼看所需之物搶購殆盡,德方不由得焦急起來,立刻就接受了談判條件,於是,一場持久的談判才告結束。美國這家公司使用的就是限定期限,迫使對方最後做出了讓步。可見,在某些關鍵時刻,這種方法還是大有裨益的。

在商務談判中,有時為了某種協議的需要。還采用一種虛假的、人為的限定期限,又稱為“最後期限陷阱”。一位客戶要求美國一家保險公司償付一筆賠償費。保險公司開始答應得很痛快,並且其清算賠償人還特意告訴客戶,他下個星期一就要去度假了,因此,建議客戶最好在本周星期五把所有的資料都帶到保險公司去,他們稍作檢查後,就馬上開支票給他,以了結此案。這位客戶信以為真,於是加班加點辛苦,終於在星期五下午把一切資料都準備妥當。

到了保險公司,當清算賠償人檢查完資料之後,很抱歉地對客戶說還必須向上級請示一下,等他請示回來以後,卻遺憾地對客戶說,公司隻能賠償所要求的數額的一半。這位客戶頓時感到不知所措,因為他麵臨一個十分不利的談判形勢:要麼他馬上同保險公司談判,匆匆做出決定;要麼他必須等待清算賠償人度假回來再作打算。

其實,那位清算賠償人根本就沒安排度假,這隻不過是一個限定期限陷阱,用以冷卻客戶的賠償要求。保險公司借助於一個虛假的建議和一個虛假的最後期限,贏得了這場談判的勝利。

當然,要想成功運用這一策略來迫使對方讓步,須具備如下條件:

(1)最後通牒應令對方無法拒絕。發出最後通牒,必須是在對方進退兩難的情況下,對方想抽身,但為時已晚,因為此時他已為談判投入了許多金錢、時間和精力。而不能在談判剛開始,對方有路可走的時候發出。

(2)最後通牒應令對方無還手之力。如果對方能進行有力的反擊,就無所謂最後通牒。你必須有理由確信對方會照自己所預期的那樣做。

(3)發出最後通牒言辭要委婉。必須盡可能委婉地發出最後通牒。最後通牒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如果談判者再言辭激烈,極度傷害了對方的感情,對方很可能因為一時衝動鋌而走險,一下子退出談判,這對雙方均不利。

但是當對手運用這一招時,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要知道最後通牒的真偽。也許對方的最後通牒隻是一個唬人的東西,那麼,就應該針鋒相對,做出絕不退讓並退出談判的表示。但同時,又要給對方台階可下,告知對方,如果他們對談判有新的設想的話,可繼續談判。其次,如果對方的最後通牒是嚴肅的,那麼就應該認真權衡一下,看看做出讓步達成交易與拒絕讓步、失去交易這兩者之間,究竟誰輕誰重,再做決策。最後,如果不得不接受對方的最後通牒,向對方做出讓步,那麼可以考慮改變其他交易條件,力爭在其他條款上撈回自己失去的好處,這樣即令對方有利可圖,己方又毫無損失。

第16堂課FBI教你最後通牒策略

1、最後通牒策略

最後通牒策略是指當談判雙方因某些問題糾纏不休時,其中處於有利地位的一方向對方提出最後交易條件,要麼對方接受本方交易條件,要麼本方退出談判,以此迫使對方讓步的談判策略。

最後通牒策略是極有效的策略,它在打破對方對未來的奢望、擊敗猶豫中的對手方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最後通牒策略以極強硬的形象出現,人們往往不得已而用之。它的最後結果是可能中斷談判,也可能促使談判成功。因為一般來說,談判雙方都是有所求而來的,誰都不願白白地花費精力和時間空手而歸。特別是在商務談判中,任何一個商人、公司家都知道,自己一旦退出談判,馬上就會有許多等在一旁的競爭者取而代之。

即便如此,使用最後通牒策略也必須慎重,因為它實際上是把對方逼到了毫無選擇餘地的境地,容易引起對方的敵意。

一般來說,隻有在以下四種情況下,才使用最後通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