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是一種靜靜的禮貌的等待,等待對方盡快給予答複。不要讓對方感到你是在故意找麻煩,故意影響他的工作和休息。要盡量通情達理,盡量減少對對方的幹擾,這樣,才能“磨”成功。
磨,可以不露鋒芒,隻是要使雙方關係漸近,讓對方更多地了解你,同情你,從而產生幫助的願望。也就是說,你要想辦法與對方接近或與對方家人接近,並通過各種辦法與他們搞好關係,從感情上貼近。這種感情上的“磨”,對方是難以拒絕的。
所以說,磨是一個有效的辦事“手腕”,但需要我們有耐心。
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是一位懂得“好事多磨”,並善於運用“磨”的“手腕”來求人辦事的智者。
李嘉誠興建大型屋村獨樹一幟,使其在香港房地產界開始站穩腳跟。但這裏有一個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如何才能獲得整幅的大麵積地皮?為此,李嘉誠胸懷全局,動了不少腦筋。
首先,1985年李嘉誠收購港燈公司,港燈的一家發電廠位於港島南岸,與之毗鄰的是蜆殼石油公司油庫,蜆殼另有一座油庫在新界觀塘茶果嶺。李嘉誠於是煞費苦心地開始了一連串複雜的遷址換地計劃。
1986年底,和黃與太古各占一半股權的聯合船塢公司,與蜆殼公司達成協議——將青衣島的一幅龐大油庫地皮,與蜆殼在茶果嶺和鴨脷洲的兩塊油庫地皮交換。同時,港燈的這個電廠遷往南丫島,這樣,李嘉誠就騰出了兩幅整塊的可供發展大型屋村的地皮。
到了1988年1月,李嘉誠的長實係四間公司——長實、和黃、港燈、嘉宏,又向聯合船塢公司購入茶果嶺、鴨脷洲油庫。並當即宣布興建兩座大型屋村,而李嘉誠卻以8億港元收購太古在該項計劃中所占的權益。這樣,兩大屋村地皮歸長江係全資擁有。最終,茶果嶺屋村定名為麗港城。
鴨脷洲屋村的構想萌動於1978年李嘉誠著手收購和黃之時。之後,經曆了長達10年的耐心等待、精心籌劃,其間1985年收購港燈,使其構想向前邁了一大步,1988年才推出計劃。
李嘉誠真是名副其實的“十年磨一劍”。他深知,成功辦事不可操之過急,而應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機會和創造機會。一旦選定了目標,如果暫時無法實現也不能心急,應像“熬”中藥一樣,文火慢攻,一點一點地把中藥裏的精華熬出來。
有些事你懷著滿腔熱血找到對方頭上,盡管對方能辦,可就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和理由搪塞、推托和拒絕,也會搞得你無能為力,無計可施。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隻好打退堂鼓,撤回來了事,不再另行組織進攻。但是,也有一部分性格頑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他們則采用軟纏硬磨法,友好地賴著對方的時間,賴著對方的情麵,甚至賴著對方的地盤,不答應就是不撤退,不把事情辦成就是不回頭,搞得對方急不得惱不得,最後不得不答應他的要求。
有個做保險的業務員,到一家餐廳拜訪店主,店主一聽到是保險公司的人,笑臉倏地就收了起來。
“保險這玩意兒,根本沒用,為什麼呢?因為必須等我死了以後才能領到錢,這算什麼呢?”
“我不會浪費您太多的時間,您隻要挪幾分鍾的時間讓我為您說明就好了!”
“我現在很忙,如果你的時間太多,何不幫我洗洗碗盤呢?”
店主原是以開玩笑的口吻戲謔他,沒想到年輕的保險員真的脫下西裝外套,卷起袖子開始洗了,老板娘嚇了一跳,大喊:“你用不著來這一套,我們實在不需要保險!不管你怎麼說,怎麼做,我們絕不會投保你,我看你還是別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保險員每天都來洗碗盤,店主依舊是鐵石心腸地告訴他:“你再來幾次也沒用,你也用不著再洗了,如果你夠聰明,趁早找別家吧!”
但是這位有耐心的保險員依然天天來洗,10天、20天、30天過去了,到了第40天,這個討厭保險的店主,終於被這個青年的耐心感動了,最後答應他投保險,不僅如此,而且還替這位有耐心的年輕保險員介紹了不少生意。
在辦事時,我們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抱著自尊不放,為了達到辦事目的,有必要增強抗挫折的能力,碰釘子臉不紅心不跳,不氣不惱,照樣微笑與人周旋,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爭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哪個人會對你的執著而無動於衷。隻要動其心,你要辦的事自然就容易多了。有這樣頑強的意誌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8.爭辯要恰到好處
許多人害怕爭辯,但幾乎沒有人不爭辯。其實,爭辯對於正常的人際關係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在於你懂得運用“心眼”去爭辯。
然而,總有一些虛無縹緲的事情,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如果善於使用生動、熟悉的實例,並從中引出一番能被人所領會和接受的道理,再以此類推,把這番道理運用於需要說明的論題,就可以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