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善於組織策劃的人,除了溝通協調能力要出色,善於展開主動想象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英語學習——主動想象
現在的英語教學,過於強調語法、時態等知識,一方麵,這些抽象深奧的內容打壓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一方麵,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更需要能聽能講。
學外語,背單詞是基礎,而背課文、記憶日常對話短句是目的。
因為,如果沒有一定的常用句子積累,是很難做到脫口而出進行外語交流的。
而背誦外語課文,如果是單純的死記硬背的話,那用來應付考試還過得去,卻對口語交流沒有太大的幫助。
假設一個外國人向我們問路,我們想要用外語告訴他路徑的時候,我們大腦中首先出現的是到達目的地的路徑圖,一旦要用外語來描述這個路徑圖,大部分人都是啞口無言的。雖然每個單詞都會,卻無法很快速地把這些單詞有效地整合起來。
假如我們在學外語的時候,腦海中先想一個畫麵,然後找到合適的句子來表達,一邊想畫麵一邊來背誦這個短句,那麼,以後當我們大腦中一想到這個畫麵的時候,相應的短句自然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或者,當我們背誦英語課文、句子的時候,大腦中主動去構思相應的畫麵,把句子和相應的畫麵進行緊密的聯結,一說句子就想到相應的畫麵,或者一想到相應的畫麵就能說出相應的句子。
把主動的想象運用到英語的學習之中,在大腦中營造虛擬的場景,並與相應的英語口語表達形成條件反射,這才是英語學以致用的根本方法。
右腦開發——想象力
主動想象又分兩種:一種是模糊想象;另一種是清晰想象。
模糊想象是指,大腦中的想象畫麵是模糊不清的,甚至看不到任何畫麵,想象過程卻在不經意之中完成了。通常,我們睜開眼睛進行思考或者想象的時候,就屬於模糊想象。當我們閉上眼睛來想象的時候,如果大腦中並沒有出現好像看電影那樣的生動畫麵,也屬於模糊想象。例如,我們想象一個綠色的蘋果,然後想象從蘋果裏麵飛出來一隻紅色的蝴蝶。當我們讀過這段文字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把這個場景想象了一遍——眼前雖然什麼都沒有看到,但其實大腦中已經把這個場景想象過了。
清晰想象是指,當我們閉上眼睛想象某個畫麵的時候,就像睜開眼睛看到那樣清楚,或者就像大腦中有一個電影屏幕在播放電影那樣清晰。例如,我們閉上眼睛來想象這個場景:眼前有一個碧綠的大西瓜,從這個西瓜裏跳出一隻肥肥的加菲貓。當我們閉上眼睛想的時候,眼前有沒有真的看到一個碧綠的大西瓜?有沒有清晰地看到有一隻加菲貓跳了出來?如果閉上眼睛還可以像看電視那樣看到這些場景的話,這就是清晰想象。
對於0~12歲孩子的右腦開發,其實主要是訓練他們的清晰想象能。右腦開發專家曾冠茗老師說過:“右腦的能力其實就是清晰想象!”孩子之所以能開發出波動速讀、照相記憶等神奇的學習能力,就是孩子們原本就具有閉目清晰想象的能力,隻要經過適當的訓練和引導,這種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發揮。
每個孩子的想象力,原本都是可以進行清晰想象的。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由於各種情緒的幹擾、不恰當的飲食和作息等因素影響,導致這種清晰想象的能力逐漸減弱。到了12歲以後,許多孩子的清晰想象能力就慢慢消失了,隻剩下了模糊想象的能力。
到了成年之後,清晰想象能力已經喪失了很長時間,因此也就很難再訓練出來了。而在12歲以內,孩子們的清晰想象能力仍然存在(少數人到了成年之後仍然有這種能力),或者剛消失不久,還可以通過訓練而提升。像波動速讀、照相記憶這些神奇的右腦學習能力,是依賴於清晰想象能力的,因此往往隻能給孩子們進行訓練。
當然,即使在小時候經過訓練有了這些學習能力,但如果沒有一直堅持訓練,到了成年之後,清晰想象能力衰退了,那麼,這些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消失。所以,從長遠來看,即使能訓練出波動速讀、照相記憶等能力,最好能同時訓練圖像記憶的能力,因為圖像記憶能力是越用越強的,而且不是以清晰想象能力為基礎,即使長大之後,也仍然可以很靈活地運用。
由以上看來,主動想象的能力,對於我們人生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麵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不僅要維護好主動想象的習慣,而且應當通過有意識的係統訓練,讓主動想象的能力越來越強大。而圖像記憶方法的運用,是訓練主動想象能力的最好方式。
照相記憶與波動速讀
照相記憶和波動速讀的概念,主要因為日本右腦研究專家七田真老師的《超右腦照相記憶法》和《超右腦波動速讀法》等著作的宣傳,而在國內有了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