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說,我在鞍鋼是個技術人員,把電鈕一按,那機器就轉了,到這裏後叫我抬大筐,叫我蓋房子,幹不了,有的就開溜跑回去了。
在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下,我想到黨的教導,我想到自己是一個共青團員,應該發揮一個共青團員應有的作用。在這個時候,我就想廠長同誌對我的教導,他說在艱苦的環境下,學習毛主席著作,在毛主席著作當中找方向,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毛主席著作的話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增添了無窮的力量。比如,我們蓋房子的時候,就有很多困難,特別是東北的天氣比南方冷,下了雨,水還結冰,和泥是困難的,我每天早上就提早1個小時上班,參加和泥。去和泥的時候,了和泥的質量,為了和得快,我就脫下了鞋,跳到泥巴中間去和泥。
我的腳被凍得像針紮一樣難受,但是我想到這是為了社會主義建設,我的心還是暖呼呼的。又有兩名共青團員同誌看到我這樣,也跳了進來。我就和他們兩個團結在一起,分工合作,我們提高了工效。以前,是6個人和泥還供不上10個瓦匠的需要,現在呀我們就3個人和泥不但供上了10個瓦匠的需要,而且還有多餘時間,幫助瓦匠運磚。
……
鋒當時在廠子裏是推土機手,每天工作8小時,活不累工資也低,而且各方麵條件都很好。但他卻主動要求參加擴廠建設。從日記裏我們知道,廠長其實也不願他去的,並且明確告訴他,新廠條件很艱苦,要白手起家。但是雷鋒卻寫申請書、決心書,堅決要求到山溝裏參加新廠建設。你,可以做到嗎?
其實,這很困難。現在公司裏很多人滿足於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況,待在“安全地帶”,不想學習,也不敢向困難挑戰,自己的理想也越來越模糊,隻求按時完成任務,不出差錯就行了。時間長了,這種惰性就會嚴重束縛自己的能力。
敢於向工作挑戰,是成為卓越員工的基礎。與此相反,我們經常看到的是那些缺乏挑戰勇氣的人,他們隻願意做工作中謹小慎微的“安全專家”,對不時出現的新情況和困難不敢主動地麵對,更不要說是勇於接受了。
他們認為: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所熟悉的一切,用自己習慣的工作方法妥善處理工作,不會輕易地嚐試新的方法,更不會去承擔那些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結果,終其一生,他們都隻能做一些平庸的工作。
誠然,循規蹈矩的人用自己習慣的方法處理問題,一般不會犯大的錯誤。但僅僅做到不犯錯誤,按時完成工作,在如今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裏,想提升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甚至連保住飯碗都困難。因為公司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這就要求員工的能力和素質也隨之不斷提高。如果你故步自封,始終在原地踏步,就可能無法應付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遲早會被公司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