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觀鼠慨歎人生誌(1 / 1)

李斯是楚國上蔡縣人,他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雖然家裏有一些土地,生活比較富裕,但因不是高門大姓,不能依靠祖上洪福,個人前途還要靠自己去拚爭。

上蔡在漢時屬陳郡。陳郡就是陳縣。陳縣在戰國後期是楚國的都城。荀卿晚年在陳縣授徒講學。李斯青年時在陳縣郡治府內做小吏,管理文書一類的事務。有一天李斯上廁所,見一群老鼠在吃人的大便,一見生人就驚慌四散。又一天,李斯因事到了糧庫,見一群一群碩大的老鼠在糧倉中大搖大擺偷吃糧食。糧倉很少有人光顧,倉中老鼠不常見人,沒有懼怕感,所以自由自在吃糧食。同樣是老鼠,而廁中的老鼠吃的是糞便,不潔而時時受驚擾,倉中老鼠吃的是美食,卻沒有人的騷擾。這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相差太懸殊了,原來是所處的地位不一樣。於是,李斯感慨萬端地說:“一個人的才能和命運如何,就如同這些老鼠一般,就看他是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中罷了。”李斯由此暗暗立下大誌,決定要成就一番大事業。他師從荀卿,潛心研讀帝王之道等儒家治國之術。

一晃數年,李斯早已經成為滿腹經綸之士。他疇躇滿誌地對當時的天下形勢作了深入全麵地分析,認為其實東方六國皆已衰弱,不堪一擊,是不足以讓他有所作為的。隻有秦國正蒸蒸日上,剛剛繼位的秦王贏政雄心勃勃,大有一統天下之勢。李斯認為這是他大展宏圖,成就事業的好機會,於是他辭別荀卿,來到秦國,投身於秦國丞相呂不韋家中做了門客。呂不韋十分欣賞李斯雄辯的口才和他精辟獨到的見解,經常讓他陪伴左右,一起暢談天下大事。最後推薦李斯入宮為郎,侍從秦王。李斯得以向秦王言事。

一天李斯對秦主說:”現如今六國都已疲憊衰弱,而秦國日益強盛。以大王您的賢能,足以掃平六國,統一天下,成就帝業。如果此時不抓住時機,等到六國聯合起來,您再做打算,恐怕就太遲了。”

秦王贏政聽了李斯這番話,心中豁然開朗。不由得對李斯刮目相看,立即封他為長史,並采納了李斯的離間之計,派能言善辯之士攜帶金銀珠寶到各諸侯國遊說,離間各諸侯君臣關係,網羅天下有識之士,對於不能收買利用的人就派刺客殺掉。李斯的計謀,為以後秦國實行備個擊破,完成天下統一奠定了基礎。

修身點撥

通過兩撥不同的老鼠的境遇,少年時的李斯了解到一個人的才能和命運是時刻相連的,有些人過著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奢華生活卻並不感覺到幸福,而有些人卻空有一身的才華卻難以得到施展的機會,一個人的理想和誌向再遠大,也必須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機會和舞台。

李斯出身並不太好,隻是一個稍微富裕的農家而已,但是他的理想和抱負卻是治國平天下,為此他不斷地提高自己,並且冷靜地審時度勢,終於投奔到當時日漸強盛的秦國嬴政那裏,終於為秦朝的統一六國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