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贏得時間,就獲得了一切(2)(3 / 3)

這本觀點新奇、內容獨特的著作一出版,立即在英國掀起軒然大波。有些人興致勃勃,拍手稱讚;有些人惱羞成怒,暴跳如雷;更多的人則把它當成奇聞異說,四處宣揚。甚至於達爾文在劍橋大學的老師、地質學家塞茨威克寫信給達爾文說:“當我讀著你的這本書時,感到痛苦多於快樂。書中有些部分使我覺得好笑,有些部分則使我憂愁。”他甚至還在雜誌上發表不署名的文章,諷刺挖苦達爾文的學說是企圖“用一串氣泡做成一條堅固的繩索”。

一位美國地質學家則攻擊達爾文的著作是“惡作劇”,一批教會首領對達爾文的著作更是咬牙切齒,恨之入骨,企圖組織反進化論者群起而攻之。他們有人寫匿名信威脅達爾文:“你是英國最危險的人!”“打倒達爾文!”一場大論戰已經不可避免了。

達爾文隻是敲開了進化論的第一扇門,這股新勢力力量極為微薄,支持者非常鮮見。為了有力地反擊教會反動勢力的圍攻,捍衛進化論思想的純潔性,達爾文給倫敦礦物學院地質學教授赫胥黎鄭重地寄去一本自己的新作,請他談談對這本書的看法和評價。達爾文寄希望於赫胥黎的支持,他多麼希望赫胥黎能理解進化論的偉大之處啊!

赫胥黎以極大的興趣,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盡管書中的某些不甚重要的結論,還有待繼續研究與探討,但通篇而論,他認為這是一部有著極其寶貴價值的論著,是一本劃時代的傑作,它必將引起一場科學思想的深刻革命。

赫胥黎最後告訴達爾文,他將全力以赴地投入這場捍衛的科學思想的大論戰中去。他在信中說:“為了自然選擇的原理,我準備接受火刑,如果必要的話。”“我正在磨利的牙爪,以備來保衛這一高貴的著作。”赫胥黎並鄭重地宣布:“我是達爾文的鬥犬。”

在這場思想的戰鬥中,赫胥黎樂此不疲,奮力拚搏。他對於進化論的熱忱為他贏來了最豐富的時間,也最終擴大了進化論的影響力。正如他自己所說:“時間是最不偏私的,它給任何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最偏私的,它給任何人一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的確,時間賦予了每一個人同等享受它的權利,但每個人在相同的時間裏的狀態不同,所做的事情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收獲。赫胥黎將有限的時間用於無限的創造事業上,他和眾人得到的是相同的時間,卻深受時間的眷顧,成為了時間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是他,推動了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進化論”向前發展,並得以被世人接納,最終更新了世界人們的頑固觀念。

【智慧心語】

時間最不偏私,卻又最偏私。這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的話,卻一點都不矛盾。時間不偏私是因為它從不多給誰一分鍾,也不少給誰一分鍾。它的偏私另有緣由。對於懶惰的人來說,靜待時間匆匆流去,毫不惋惜,他的一天碌碌無為,所收獲的也就微不足道;而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就會牢牢抓住時間流逝的縫隙,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他的一天勝似普通人的數天,甚至數年。

遍覽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的人都與他珍惜時間是分不開的。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忘我工作,最終擁有2000多項發明,成為最了不起的發明大王。在他79歲生日時,他自豪地對大家說:“按常人的工作量計算,我已經135歲了。”著名政治學家、《資本論》的編寫者馬克思為了爭分奪秒地讀書寫作,他長年讀書的圖書館的座位下麵的地麵,竟然刻下了他的腳印。魯迅說,他之所以能有那多豐富的思想成果,是因為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工作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首先都是懂得利用時間的大師。因為一個人的所得是與付出的時間成正比的,付出努力的時間越多,所得到的成就越豐厚。

既然時間如此公平地對待我們每一個人,那我們自己就更應該對得起分分秒秒的時間,將有限的時間發揮出無限的能量。要知道,時間從不停息,一生隨時而動。你浪費的時間不會再倒流,失去的時間不會再擁有;抓住的時間能成就夢想,把握的時間能迎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