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贏得時間,就獲得了一切(2)(2 / 3)

【智慧心語】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利用時間的重要性的。孔老夫子曾經站在河邊對著湍急的江水喟然長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他見到他的一位弟子時間管理不善,用白天的時間睡覺的時候,給了那位弟子全方位的否定。可見,一個人是否會利用時間在別人眼裏是多麼的重要。西方的管理大師也都對時間意識高度重視。彼德·杜拉克就曾說:“時間是最高貴而有限的資源。”

時間最公平,光陰不欺人。懂得利用時間的人,會一步步登上成功的峰頂;消磨浪費時間的人,隻會一天天滑向死亡的邊緣。

創立分眾傳媒並擔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的江南春在談他的成功經驗時說:“對手不會讓你停下來,停下來就是找死。機會轉瞬即逝。今天你少工作1小時,明天要花10小時去解決它帶來的後果。每天我內心不斷發出的聲音就是快跑,快跑,跑到你的競爭者消失掉。不用回頭,你隻管往前跑。”這樣的狀態,貫穿他財富積累的整個14年。江南春說,他不比別人更聰明.他隻是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向前跑。

將叔本華的話反過來說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說,懂得利用時間的人,能夠成為有才能的人;終日隻想著如何打發時間的人,必然碌碌無為。望子成龍女成鳳,是每一位父母的心願。那麼就需要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時間意識,培養他們充分利用有限時間做有益的事情的好習慣。在此,我們推薦有才能的人利用時間的十三種辦法:

1.有計劃地使用時間。不會計劃時間的人,等於計劃失敗。

2.目標明確。目標要具體、具有可實現性。

3.將要做的事情根據優先程度分先後順序。80%的事情隻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應當享有優先權。因此要善於區分這20%的有價值的事情,然後根據價值大小,分配時間。

4.將一天從早到晚要做的事情進行羅列。

5.要具有靈活性。一般來說,隻將時間的50%計劃好,其餘的50%應當屬於靈活時間,用來應對各種打擾和無法預期的事情。

6.遵循你的生物鍾。你辦事效率最佳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將優先辦的事情放在最佳時間裏。

7.做好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做好的事情,是有效果;把事情做好僅僅是有效率。首先考慮效果,然後才考慮效率。

8.區分緊急事務與重要事務。緊急事往往是短期性的,重要事往往是長期性的。給所有羅列出來的事情定一個完成期限。

9、對所有沒有意義的事情采用有意忽略的技巧。將羅列的事情中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刪除掉。

10.不要想成為完美主義者。不要追求完美,而要追求辦事效果。

11.巧妙地拖延。如果一件事情,你不想做,可以將這件事情細分為很小的部分,隻做其中一個小的部分就可以了,或者對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最多花費15分鍾時間去做。

12.學會說“不”。一旦確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對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應當說“不”。

13.獎賞自己。即使一個小小的成功,也應該慶祝一下。可以事先給自己許下一個獎賞諾言,事情成功之後一定要履行諾言。

時間是最不偏私的,它給任何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最偏私的,它給任何人一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學海泛舟】

托馬斯·赫胥黎,英國著名博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最傑出的代表。他不是得天獨厚的寵兒,卻同樣成就了偉大的事業。他出生在英國一個教師的家庭,卻因為家境貧寒而過早的離開了學校。但他憑借自己的勤奮,通過自學考入醫學院。1845年,赫胥黎在倫敦大學獲得了醫學學位。畢業後,他曾作為隨船的外科醫生去澳大利亞旅行。赫胥黎酷愛博物學,並堅信隻有事實才可以作為說明問題的證據。

在達爾文的科學名著《物種起源》出版的那一天,倫敦街頭的幾家書店門前,人聲鼎沸,擠滿了許多前來購買這本新書的讀者。初版的1250冊新書,當天就被爭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