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索福克勒斯還積極地進入政界,為雅典的自由事業奔走。他於前443年出任以雅典為盟主的“德利亞聯盟”的財政總管,後來又兩次擔任重要的將軍職務。公元前431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翌年雅典流行瘟疫,他曾擔任祭司一職。
總體來說,他的一生行勝於言,孜孜不倦地實踐自己的人生理想,終於平靜而成功地走完了完美的一生。阿裏斯托芬曾稱讚他“生前完滿,身後無憾。”
【智慧心語】
如果沒有實際行動,再好的夢想也是空談。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是通過艱苦的努力換來的,行動,是獲得成功的必經之路。
要想使自己的夢想得以實現,就要從小培養積極行動的能力,行動力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素質。如果孩子每天都在想這樣的問題:我該做什麼?我的夢想是什麼?總以為夢想的實現還很遙遠,而從不付諸實際行動,那麼,夢想永遠隻是心中美好的期盼,而不會變為現實。
有一個還很年輕的人,每天都想著怎樣一舉成名,從來沒有認真做過一件事。
在一天散步的時候,他遇到了大發明家愛迪生,急忙高興地走向前,請教他名揚天下的方法。
愛迪生首先和他聊了幾句,然後了解了年輕人的心理。之後問他說:“你是不是非常想出名?”
“對啊!我連做夢都在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像您一樣出名呢?”年輕人忙不迭地回答。
“等你死後,你很快就會出名了。”愛迪生不慌不忙地說。
“為什麼我要等到死了以後才會出名呢?”年輕人吃驚地問道。
愛迪生以誠懇的態度告訴他:“因為你一直想擁有一座高樓,可是從沒有動手去建造這座高樓。所以,隻靠想象,高樓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在你麵前的。而如果你一輩子都生活在空想之中,等你死後,人們就會經常提起你,以告誡那些隻會做白日夢、不肯動手去做事的人,如此一來,你名揚天下的心願不就達到了嗎?”
隻想是沒有用的,你必須為自己的夢想付出行動,否則,美夢永遠隻能存在於黑暗的夜裏。經不起陽光的照耀,那樣它馬上就會變得無影無蹤。
索福克勒斯有一句話叫做“上天絕不幫助坐而不動的人”,行動才能得到命運的垂青。伏爾泰也對行動的價值進行了解釋:“人生來是為行動的,就像火光總向上騰,石頭總往下落。對人來說,一無行動,就等於他並不存在。”
很早以前,有一個和尚,做出決定要去南海。但他身無分文,而且去南海的路還很遙遠。交通又極不方便。但他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困擾,他隻有一個信念,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到達南海。
所以,他便沿途化緣、一步一步地往南海的方向走去。路過一個村莊化緣時、他碰到一個比較有錢的人家。當看到這個和尚化緣時,有錢人便問他:“你為什麼地到這裏化緣呢?”
“我要去南海!”和尚堅定地回答。
聽了和尚的回答,有錢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憑你也想到南海,我想到南海的念頭已經有好幾年了,但是還一直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像你這樣貧窮的人,還沒到南海,就是不累死也會餓死的。我勸你趁早找個寺廟安安心心地過你的日子吧!”
和尚聽了他的話,並沒有動搖去南海的信念,固執地說:“我遲早一定要趕到南海。”
過了幾年,和尚從南海返回了,他又到這個有錢人家裏化緣,這個富人還沒有為他的南海之行做好準備。
我們都知道“有誌者,事競成”。現如今的孩子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有憂患意識,始終在計劃、夢想、等待、準備之中蹉跎歲月,沒有行動。就如有錢的富人,原本有充分的條件去達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卻遲遲不肯行動;而貧窮的和尚,南海之旅對他而言,就好似鏡花水月,隻能存在於他的想象中,然而,他知道,有夢想而無行動,就絕對不會有稱心如意時;付諸行動,無論能否最終到達目的,但終究是在逐漸靠近夢想的過程。我們不僅要做“思想的巨人”,還要做“行動的巨人”,隻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人生臻於完美。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長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達·芬奇
【學海泛舟】
萊昂納多·達·芬奇,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第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幾乎在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複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
這一切,不僅僅是由於他具有得天獨厚的天賦,更要歸功於他為了達到理想的境界而付出的艱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