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一出頗富“電影感”的驚栗片,結局的轉折令人驚訝錯愕,然後大家都試圖理順前麵的情節和伏線。換句話說,絕對令觀眾回味。最令人讚賞的是:通過小男童的角色,誘發觀眾的同情心,在驚嚇之餘,寫情寫得深刻。譬如男孩與心理醫生之間的友情,男孩與母親的親情,心理醫生與太太的恩情等等,冷峻之餘,充滿人情味。該片最值得欣賞的就是當中電影類型的轉換,由開頭的驚栗片格局一轉再轉,中段鬼怪出沒而後段急轉直下成為溫情洋溢的家庭片,及致最後五分鍾的高潮揭謎底戲,真令人意料不到。該片並非一部簡單的鬼片,而是一部家庭問題電影,再加上鬼異邪說的包裝,片中大人不信孩子見鬼的說法,就跟大人老是不聽孩子說話的盲點一致。相互聆聽,這點才是兩代人溝通的重要法門。

《靈異第六感》不僅有傳統恐怖懸疑片嚇人的畫麵和驚悚的配音,更擁有一個完整而吸引人的故事,弗裏德曼真是穎悟絕倫,他編寫的整個故事有懸疑、有驚悚、有愛情也有溫情。故事意想不到的結尾,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瞬間,演員的表演也是十分精彩,弗裏德曼在片中的表演稱為童星之最。——《紐約時報》

《靈異第六感》裏麵九歲的小男孩,眼神幾乎是悲哀深刻的,他說他能看到死者,市政公所吊死的冤魂向他哭告,被後媽殺害的小女孩托他報仇,無助的、自以為遭棄的心理醫生,通過他了解生命殘忍而溫暖的真相。

他的媽媽就像大部分母親一樣,心疼但無奈地打斷他,決定帶他去看醫生看牧師,總之要讓他正常起來。他無法接受,就對母親說:“外祖母讓我告訴你,你曾經在她墓前,問過她的那個問題。”外祖母的答案是“每一天”。正在開車的母親,突然愣住了,然後突然伏到方向盤上,將臉龐深深的埋在胳膊裏,小男孩問她:“媽媽,你問外祖母什麼問題?”她哽咽著答:“我問她,她是否為我驕傲。”這一刻眼淚突然湧上眼眶觸動心靈,也許那些逝去的親人一直都在我們身邊默默的支持著我們!比起讓更多人驚異的最終結局,更欣賞這個溫馨的插曲!——《好萊塢記者報》

《靈異第六感》以靈異恐怖的場麵表述著一個無限深刻的話題,看似詭異,實際上卻暗藏著深刻的人生真諦。肖恩·康納利這個熒幕紳士將麥爾康醫生刻畫的入木三分,尤其在情感的抒發上,肖恩·康納利憂鬱的目光實在令人難以釋懷那種催人淚落的感覺。雖然麥爾康醫生與柯爾的關係發展漸入佳境,但是和自己的妻子之間,仿佛成為了陌路之人!兩種情感,兩條線路,仿佛兩條永遠無法相交的線,麥爾康和柯爾正在融化隔在兩人之間的冰層,但是卻冷凍了自己和妻子間的河流。

影片給予麥爾康和柯爾之間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但是麥爾康自身的困惑卻沒有能夠解決。導演在影片行將結束之際,巧妙地將麥爾康和柯爾之間的身份做了一個隱蔽的調換,與之前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對比。柯爾告訴麥爾康在她妻子睡著的時候對她說出真心話,麥爾康照著柯爾的說法去做,卻在最後發現了自己身上的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早在一年前的那起槍擊中,麥爾康就已經身亡了。

《靈異第六感》結束的那一刻,對於肖恩·康納利來說,轉瞬間,天旋地轉,麥爾康九十分鍾柯爾醫生的身份瞬間化為烏有。此時,更像是柯爾帶著麥爾康漸漸尋覓出真相,影片身份的轉化是如此的突然,如此的意外。當柯爾從痛苦中掙脫出來之後,和母親親情擁抱的那一刻,觀眾們融入到了無盡的感動之中,但是當麥爾康發現了真相,發現了自己永遠無法擁抱妻子時,這種發自內心的悲痛瞬間被淚水淹沒。柳暗花明之後突然又山重水複,《靈異第六感》帶給影迷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心境。——《洛杉磯時報》

在這部電影中,主要的三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困擾:兒童心理醫生麥爾康因為當年放棄了自己的一位病患不幸釀成悲劇而深受自責,他希望可以幫助柯爾為自己的過錯贖罪。九歲的男孩柯爾因為自己能夠看見鬼魂而恐懼不安,長期的這種經曆和奇怪的表現也直接招致了周圍人異樣的眼光,最終也使得他的性格變得異常的孤僻而拒絕溝通,柯爾的母親希望能夠幫助兒子卻始終未能真正相信和理解兒子。

所以整部電影所講述的是一個有關相互幫助的故事,溝通成為它最重要的關鍵詞,這種溝通主要集中在麥爾康和柯爾之間的溝通、柯爾和鬼魂之間的溝通以及母親和柯爾之間的溝通。而影片中多數情況下的溝通都是無效的,因為所有有效的溝通都是需要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的,就像柯爾對麥爾康說的那樣,“如果你不信任我,又怎麼能幫我?”,而這也是整部影片中最精髓也最令人感動的一句話了。

弗裏德曼在影片中奉獻了近乎完美的表演,他以一種完全與自己年齡不相稱的成熟精準的詮釋了柯爾複雜的內心。也正是由於他的出色發揮,交相映照下,肖恩·康納利第一次嚐試的內斂深沉氣質如水如月光般自然流露出來,這一切,讓這部影片更加熠熠生輝。——《今日美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