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怎樣才能做到扣人心弦從而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樣才能讓影片情節出其不意細細想來卻又在情理之中?怎樣才能給觀眾帶來心靈的喚醒與震撼?看看《靈異第六感》就會有答案了。《靈異第六感》其成功點就在於雖然這是一部驚悚懸疑片,卻摒棄了好萊塢驚悚片一貫的血腥暴力與惡心,摒棄了感官上的直接的強烈刺激,而采用深入內心的手法揪住了觀眾的心。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槍擊之後,我們的心本來都被麥爾康醫生是死是活緊揪著,但看到他又出現的鏡頭時,我們的心放下來了,當然,按照日常思維方式,他還活著是最容易讓我們接受的想法。結尾時,我們發現醫生其實已經死了,“哦,當然,槍擊時他就已經死去了!”我們瞬間就拋棄了之前推論的一切!

當我們看到麥爾康醫生與柯爾的媽媽一同坐在房裏等科爾回來時,當我們看到結婚紀念日他與妻子在餐廳碰麵的鏡頭時,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麥爾康醫生還活著。然而一個小時之後影片結尾時,我們也許已經在想,“那其實很明顯,他根本沒有與其他人有來回的對白嘛!”

同樣到最後,我們明白了柯爾說的他看到的那些鬼魂:“他們像我們一樣走來走去,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他們隻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我經常看到他們......”當然,這時我們已經知道,小男孩在說的已然包括了他麵前的我們的男主角---麥爾康醫生。

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引領觀眾尋找事情的真相--他們才是鬼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耐人尋味,觀眾大呼神奇,就是以上麵所說的劇情設計製造出的效果。模棱兩可的對白,偶然的突兀卻不顯眼的情節插曲,依靠的不僅是精彩的設計,同時也依靠著觀眾本身的心理活動對電影信息的提取與加工,才構成這部電影最搶眼的成功之處。雖然它們並非完美無缺,但卻讓成年人都感到驚愕,這在以初中生智商為基點的好萊塢無疑是一部令人讚不絕口的佳作。

弗裏德曼不愧是吸取英國文學精髓成長起來的天才,整個故事構思精巧,給好萊塢上了完美的一課,教教好萊塢怎麼講好一個故事,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線產品。他的首部銀屏表演,不知道他是怎麼理解那些恐懼和絕望,但是他所展現的柯爾的確是恰到好處——充滿了絕望和不安,又惹人憐愛,特別是在表現孤獨和歇斯底裏的時候,這個孩子奉獻了無與倫比的表演。——《泰晤士報》

從英國報紙的影評就可以知道英國人的矛盾心理,沒落的英國需要美國在政治軍事上的支持,但還是會對美國的方方麵麵進行嘲諷,特別是在曆史和文化上麵,英國人一直認為美國人很愚昧沒文化,但凡有英國淵源的明星,英國媒體就會不懈餘力的吹捧。

英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是愛恨交加,有點像頑固的父親跟叛逆的兒子的關係,有著相同的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美國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關係就是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而從人種上來講,美國的大多數公民都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二戰後,隨著美國全球霸權的建立,英國徹底沒落為二流國家,需要美國在背後支持壯膽,開始成為美國的助手,按照美國的意圖充當歐洲攪屎棍的角色。

而美國人一直羨慕英國貴族的身份,雖然挖苦攻擊英國人虛偽,但總是有點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感覺。眾所周知,奧斯卡各獎項是由6000多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評委投票選出,而這些評委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白老頭”——白人、男性、中老年。據《洛杉磯時報》一份調查顯示,評委中94%是白人,77%是男性,平均年齡為62歲這些人的心理傾向其實就代表了美國主流意識,看看那些描寫英國貴族和王室的電影,從來都是奧斯卡的大熱門,從中就可以看到美國人內心的渴望。

看完報紙上的影評,弗裏德曼回到書房開始了今天的早課,將文房四寶在條案上展開,今天是練習顏真卿的《多寶塔碑》一個小時,結束後周慧敏馬上利落的收拾了起來,莫妮卡·貝魯奇也已經將行程安排妥當,總算是不用他自己費腦筋了,有了秘書助理真是感覺輕鬆了很多。

“莫妮卡,今天有什麼安排嗎?”莫妮卡畢恭畢敬的回道:“派特·金絲莉那裏有幾個采訪申請,她說看您自己的安排,這是采訪申請名單,您需要看一下嗎?”弗裏德曼挑了挑眉毛,“不用,等過兩天再說,現在說多了沒用,看電影票房情況怎麼樣吧,還有別的事嗎?”

“再就是大陸寶麗金的傳真,是有關羊城戶外音樂節的籌備情況。”

“哦,那拿來我看看。”真是很遺憾他沒時間去參加,要參加電影的宣傳行程,聖誕節要去布什家過,馬上老布什就要入主白宮了,還有很多事情要求助於老布什,怎麼也要趁機會加深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