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挫敗的時候,千萬不要放棄自己,而是要努力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成功之道,並且堅持下去,就能突破一切困境與失意。若是放棄自己、否定自己,那麼就將永遠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有人稍微遭受一點兒失敗和挫折,就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黴的人。於是,開始自憐自歎,自暴自棄,最後徹底喪失了鬥誌。
沒有人願意失敗,但沒有經過失敗的成功者還沒有出現過。我們通常認為失敗是非常消極和可怕的。一談到失敗,內心湧現的都是恐懼和悲哀,長久以來,失敗一直困擾著人們的心靈,成為受詛咒的、唯恐避之不及的毀滅力量而被放在與成功相對立的一麵,其實,這是對失敗的誤解。失敗是正常的,有一些所謂的失敗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失敗。
卡耐基訓練班裏曾有個身材瘦小、已74歲的女學員,她坦然承認不知該如何度過自己的餘生。這名女學員曾當過教師,一直到學校強製她退休才停止教學。她的儲蓄不多,因此必須時時保持忙碌,這在經濟和精神上都十分重要。由於她曾擔任過教師,有很多教學經驗,因此便到各個幼兒園去講故事。她的故事都經過特別挑選,並且用幻燈片來增強效果。
聽了她的話之後,卡耐基鼓勵她把這當成事業來做。也許受到卡耐基的鼓舞,這名女學員開始了她的晚年事業。她知道,年紀並不是一種障礙或缺陷,相反,由於多年的教學經驗,她現在更有能力把故事講得更好、更動人。她先去找“福特基金會”,因為這個組織一直很積極地推動文化工作。她把計劃寫下來,內容包括許多為幼兒園學童所設計的故事節目。她不僅用口講,並且拿東西讓大家看,因此很容易被接受。她充滿溫馨和富有戲劇性的講述方式,使她大受歡迎。
如今,這名女學員已把自己的熱忱和信心帶到美國各地,並把歡樂帶給成千上萬個孩童。她不願讓自己的年紀成為障礙或偷懶的借口,她不說:“我太老了,沒有辦法工作謀生。”相反,她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和經驗,然後把構想付諸行動,因此做得非常成功。對這麼一位74歲的人來說,年紀對她不但不是缺陷,反而是一大助力。
蕭伯納對那些時常抱怨環境不順的人很不耐煩。他說:“人們時常抱怨自己的環境不順利,因此使他們沒有什麼成就。我是不相信這種說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環境,可以製造出一個來啊!”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許多人之所以偉大,來自於他們所經曆的大困難。”可見,在困難麵前,你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將決定你是否能夠戰勝它。
管理心得
接受失敗並孕育出成功。成功者一定不是一個畏懼失敗的人,因為畏懼失敗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挫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鍛煉,一次挑戰。它使管理者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更全麵地找到自己的缺點,促使他們不斷完善自我,不斷走向成功。
4、 用悠閑的心享受生活
美國小說家布朗說:“我終於發現活著的唯一原因就是享受生活。”
人生最可憐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所有的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我們都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盛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數年前,美國IMG公司聘用了一位精力充沛的女業務代表,負責在高爾夫球場及網球場上的新人當中發掘明日之星。美國西岸有位網球選手特別有潛質,她決定招攬對方加盟IMG公司。
從此,即使每天在紐約的辦公室忙上12個小時,她依然不忘打電話到加州,了解這個選手受訓的情形。甚至他到歐洲比賽時,她也會趁著出差之際抽空去探望一下,為他打理打理。有好幾次,她居然連續三天都未合眼,忙著飛來飛去,觀察這個選手的進步快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