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事終於在一次法國公開賽上發生了。照原訂日程,這位女業務代表不必出席這項比賽,但是她說服了主管,為了增進與那位年輕選手的關係,她要求到場。主管勉強應允,但要求她得在出發前把一些緊急事務處理完畢,結果她又幾個晚上沒合眼。
最後,她終於乘上了飛往巴黎的飛機,但時差及重大賽事產生的壓力感也隨之而來,這位非常能幹的女士到最後已是大腦一片空白。
抵達巴黎當天,在一個為選手和新聞界以及特別來賓舉行的宴會上,她不時地為那位年輕選手引見一些要人。當時正是瑞典名將柏格獨領風騷的年代,而柏格剛好又是IMG公司的客戶,也是那位年輕選手的偶像,她自然就有必要介紹他倆互相認識。然而,令人難堪的事卻在這時發生了。
柏格正在房間與一些歐洲體育記者閑聊,她與年輕選手迎了上前去。對方望向這邊時,她說:“柏格,容我介紹這位……這位……”天哪!她居然忘了自己最得意的這位球員的姓名!她實在是精疲力竭了,過度疲勞使她大腦刹那間一片空白。好在柏格機智,盡力設法打圓場,化解了尷尬的場麵,可是這位年輕選手卻麵紅耳赤、張口結舌,心中更是難過得不得了,從此他再也不相信IMG的業務代表是真心對他了。後來,她發掘的這位選手果真打入了世界前十名,卻從此再也不是IMG公司的客戶了。可悲的是,她一片苦心,卻由於疲勞過度這單純的因素而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休息是工作的一部分,休息就是修補。隻有保證了身體的健康,才能保證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出現這種情況,工作帶給我們的趣味已經蕩然無存——我們被工作“綁架”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拋開一切事情,什麼也不幹,也許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會從混亂無章的感覺中解脫出來。
哈伯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演講家,常常因為過度緊張而痛苦不堪。據他自己形容,每天一早他從床上跳下來,就要進入衝刺狀態,他的一天也就是這樣從忙碌中開始的。直到有一天,他學到了被他稱為最偉大的一課——放慢自己的生活節奏。
有一次,他到紐約市的一所學校去演講,有關負責人員派人到火車站接他。演講完之後,他們很快送他到一家書店,因為他有個簽名會,然後又送他到另一個書店,因為那裏也有一個簽名會,然後他們又火速送他去參加一個午宴。很快參加完午宴後,他又被送去開一個會。開完會,他又被火速送回旅館,等他一換好衣服,又被送到一個歡迎會場,停留不到幾分鍾,他們再急速送他回旅館。等他一換好衣服,電話鈴響了,對方說道:“快,快,我們要趕快到會場。”
他很興奮,所以很快地答道:“我立刻下去。”
他從房間往外衝,因為太興奮,鑰匙幾乎插不進鑰匙孔裏。倉促間,他摸摸自己,確定自己是穿好衣服的,然後衝向電梯。忽然之間,他停了下來。他喘著氣問自己:“我到底在幹什麼?這樣無止境的趕場到底有何意義?太荒謬了!”
他自言自語道:“我不在乎是否去吃晚飯,我不在乎是否要演講,我不一定要去這個晚宴,我也不一定要去演講。”所以他故意慢慢走回房間,慢條斯理地打開房門的鎖。他打電話給樓下等著的人說道:“如果你要去吃飯,你自己去吧!如果你願意緩一下,我還要多一些時間才會下來,我不想再趕來趕去了。”
他脫下外套、脫下鞋子,把腳放在桌子上,就坐在那裏。然後隨手翻開桌上的《聖經》,以極緩慢的速度朗讀起自己平時最愛讀的篇章。
就這樣,他靜靜地坐在那裏祈禱了足有十分鍾。他永遠不會忘記當他走出房間時,心中那份平和感以及對自己的征服感。因為他控製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從焦慮和匆忙的枷鎖中掙脫了出來。
靜下心想想,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用寶貴的生命去換取?我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努力地拚搏,使自己成為了一個純粹的“工作狂”,這些都嚴重地損害了我們的健康。
享受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適時放慢腳步。放慢腳步,就是放飛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