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積極的心態麵對人生
管理者,有著讓人羨慕的財富和業績,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些壓力不利於健康。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管理者必須關注自己的健康,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善待生命,珍惜人生,這才是工作和生活的真諦!
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當我們把生活比作一道大餐時,那麼它將充滿酸甜苦辣。無論你選擇吃什麼,都沒有人強迫你,選擇什麼,你便得到什麼滋味。如果你選擇了積極便得到開心,選擇消極便得到苦悶……
身為管理者,人生際遇肯定會跟一般的人不同,要想在跌宕起伏中享受快樂的人生味道就要學會積極地麵對人生。
洛克菲勒早在23歲的時候就開始全心全意追求他的目標。據他的朋友說:“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以外,沒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顏歡笑。當他做成一筆生意,賺到一大筆錢時,他會高興地把帽子摔到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來。但如果失敗了,那他會隨之病倒。”就在他的事業達到頂峰之時,他的私人世界卻崩潰了,許多書籍和文章公開譴責他。
在賓夕法尼亞州,當地人們最痛恨的人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敗的競爭者,將他的人像吊在樹上泄恨;充滿火藥味的信件如雪花般湧進他的辦公室,威脅要取他的性命。他雇用了許多保鏢,防止遭人殺害,並試圖忽視這些仇視怒潮。
有一次他曾以諷刺的口吻說:“你盡管踢我、罵我,但我還是按照我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他最後還是發現他畢竟也是個凡人,無法承受人們對他的仇視,也承受不了憂慮的侵蝕。他的身體開始不行了。疾病從內部向他發動攻擊,令他措手不及,痛苦不堪。
起初,他試圖對自己偶爾的不適進行隱瞞。但是,失眠、消化不良、掉頭發等症狀是無法隱瞞的。在那段痛苦及失眠的夜晚裏,洛克菲勒終於有時間自我反省。他開始為他人著想,他曾經一度停止去想他能賺多少錢,而開始思索那筆錢能幫助多少人獲得幸福。
簡而言之,洛克菲勒現在開始考慮把數百萬的金錢捐出去。有時候,做件好事可真不容易。當他向一座教堂捐獻時,全國各地的傳教士齊聲發出反對的怒吼:“腐敗的金錢!”
但他繼續捐獻,在獲知一家學院因為抵押權而被迫關閉時,他立刻展開援助行動,捐出數百萬美元去捐助那家學院,將它建設成為目前舉世聞名的芝加哥大學。
他也盡力幫助黑人,像塔斯基吉黑人大學,需要基金完成黑人教育家華盛頓·卡文的誌願時,他毫不遲疑地捐出巨款。然後,他又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成立了一個龐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無知。
像洛克菲勒基金會這種壯舉,在曆史上前所未見。洛克菲勒深知全世界各地有許多有識之士,進行著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但是這些工作,卻經常因缺乏基金而宣告結束。
他決定幫助這些人道的開拓者——並不是將他們接收過來——而是給他們一些錢幫助他們完成工作。
洛克菲勒是否已獲得心靈的平安呢?他最後終於感覺滿足了。洛克菲勒十分快樂,他已完全改變了,完全不再煩惱了。
心態是管理者應對各種人生遭遇的態度,好的心態有助於成功,差的心態隻能毀滅自己。一生中,我們可能戰勝過很多人,卻經常被自己打敗。我們放棄機會,不是別人要我們放棄,而常常是我們自己主動選擇放棄;我們停止奮鬥,不是別人阻止了我們,而常常是我們自己主動停了下來。
悲觀者最大的不幸就是沒有勇氣戰勝不幸。如果把我們日常所經曆過的種種痛苦和煩惱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這痛苦的來源有一大部分都是戰勝不了自己造成的。
積極的心態,就是心靈的營養,積極的心態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消極的心態,卻是心靈的惡疾,它不僅排斥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甚至會奪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