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讓比你聰明的人為你賺錢——管人用人需要遵守的管理思維(5)(3 / 3)

汙水的可怕之處,就是以少數派的身份迅捷又大範圍地毀掉整桶酒的能力。在團隊中,總會有那麼幾個害群之馬,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團隊整體,或者在實際進度上拖延團隊的進程,或許在精神上拖垮了團隊的士氣。碰到了這樣的人,其實不必要過於仁慈,認真觀察,給予適當機會,要是發現其死性不改,應當機立斷將其除掉,以免他繼續拖累整個團隊。

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在任何組織裏,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

破壞者能力非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鍾就能毀壞掉。如果一個組織裏有這樣的一頭驢子,即使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裏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賢人大隗。方明、昌寓一左一右護衛,張若、他朋在前邊開路,昆閽、滑稽在車後隨從。他們來到襄誠原野時,迷失了方向,七位聖賢都迷路,找不到一個人指路。

這時,他們正巧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便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

孩子說:“當然知道了。”

“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裏嗎?”

那孩子說:“知道。”

黃帝說:“這孩子真叫人吃驚,他不但知道具茨山,還知道大隗住在哪裏。那麼我問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推辭不說。黃帝又繼續追問。

孩子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在野外邀遊一樣,隻管前行,不要無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複雜。

黃帝說:“你說的太含糊了,究竟該怎樣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馬又有何不同呢?隻要把危害馬群的馬驅逐出去就行了。”

黃帝大受啟發,叩頭行了大禮,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方才離開。

在任何組織裏,幾乎都存在幾個難纏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裏其他蘋果也弄爛。

諸葛亮在《將苑》中說:不論是治軍還是理國,有五種人需要格外注意,這五種人是:私結朋黨,搞小團體,專愛譏毀、打擊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費、穿戴與眾不同的帽子、服飾、虛榮心重、嘩眾取寵的人;不切實際地誇大蠱惑民眾之人,製造謠言欺詐視聽的人;專門搬弄是非,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興師動眾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個人得失,暗中與敵人勾結在一起的人。這五種虛偽奸詐、德行敗壞的小人是國家、軍隊混亂的禍患,對他們隻能遠離而不可親近。

一個組織的管理者是否意識到害群之馬的危害,並且在工作中加以抑製,直接關係到組織的績效。如果組織裏已有這樣的害群之馬,管理者應該馬上把他清除掉,如果因各種因素無力這樣做,就應該把他管控起來。《逐惡》中指出的五種害群之馬的特征,同樣值得我們今天的管理者好好地推敲研究。

造成團隊中不和諧的因素很多,比如:職責劃分不清,用人不公,謀利不當,民主不夠等等原因。建設具有凝聚力的和諧團隊,需要團隊的每個人互相尊重,需要大家忍讓。讓人一步,等於自己進一大步。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在求同存異中建設戰鬥力強、凝聚力好、和諧融洽的團隊。

為什麼我們必須對不合格的家夥采取行動呢?問題員工作為一個群體,做出錯誤決定的可能性較大,若沒有適當的糾錯措施,他們會對優秀員工造成越來越大的消極影響,導致優秀員工的迅速蛻變。團隊士氣和團隊對管理者尊重感的喪失更是難以承受的可怕損失。員工會抱怨為什麼管理者不能對那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家夥采取行動。

管理得有可能因為自己沒能處理好問題員工而深感沮喪,變得信心不足,以至於這種失敗也正逐漸降低他們在其他工作中的自信和威信。管理者們開始膽小怕事,或是陷入失敗深淵而不能自拔。這樣的狀況會不可避免地彌漫於整個工作團隊。其他的損失還包括偷竊、怠工、商業間諜和公司進步勢頭減弱。

相當多的管理時間被花費到這些問題員工身上,而這些時間本該用於處理那些重要得多的問題,諸如滿足客戶需要和提高產品質量。

而且,沒有人願意和害群之馬一起工作。其他員工開始仇視問題員工,減少了與他們的合作。於是資源的浪費造成工作進展速度減慢,這反過來又會造成執行中不愉快。這種情形被描述成類似於“雪球滾下山”,或是“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後導致客戶關係也被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