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愛迪生思維:經困境才能得成功
有句話說得很好:“無名草木年年發,不信男兒一世窮。”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難和挫折,沒有人會事事順利,一帆風順,但也不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成功和財富不會是偶然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獲得巨大財富的人,必當誌存高遠,決不可以一時一事的挫折為念。麵對挫折,不能消極退縮,而是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保有一個積極的思維,努力想辦法跨過它、粉碎它,將其踏在足下,作為自己攀登的基石,墊高自己的腳跟。其實換個角度看,換個思維想,挫折和困境又何嚐不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成功與財富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途的障礙險阻在所難免,暫時的失敗也難以逃避。但要知道,困境也是成功的一部分,隻有經曆過困境,才能更加明白成功的意義,才能更加珍惜成功的到來,才更有經驗,去麵對更多的困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財富。
中國有句俗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說的是成功需要經曆一定的困難磨礪。事實上沒有哪一次大的成就是不經過艱苦試驗能夠得來的,任何成功都是以堅持不懈和廢寢忘食地工作為後盾的,更需要一個人經曆很大的艱難困苦。
愛迪生被稱作“發明大王”,在人類電的發明史上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盡管研製電燈有很多困難,但愛迪生經過反複比較,還是決定集中精力研究白熾燈。他堅信白熾燈成本低,耗電少,隻要解決了壽命問題,就有成功的希望。
在試驗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愛迪生顧不上吃飯、睡覺,甚至忘卻了周圍的一切。晚年他曾說:“我對電燈的研究時間最久,試驗最為艱苦,但從來也沒有灰心”。為了研究燈絲材料,愛迪生常常工作到早晨三四點鍾,拿兩三本書當枕頭,伏在案上睡一會兒,醒來之後接著幹。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來看他,見此情景,就開玩笑地說:“怪不得你頭腦裏知識那麼豐富,原來你是頭枕著書,連睡覺時也往腦袋裏記書上的內容啊!”
就是靠了這種堅持不懈的試驗和廢寢忘食的工作,愛迪生終於成功了。他的成功告訴我們:沒有哪一次大的成就是不經過艱苦試驗能夠得來的,任何成功都是以堅持不懈和廢寢忘食地工作為後盾的。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應該學習愛迪生的這種精神,在困難麵前要學會思考,要堅持不懈。每一次成就的取得都是不容易的,灰心喪氣隻能與成功失之交臂,中途放棄永遠不會與成功握手。學習也是一樣,碰到攔路“虎”,有的同學馬上就被嚇住了,也有的同學一遍遍地計算,一次次地轉變思維,換用新方法,最終找出了解決辦法。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隻要能夠經受得住艱難困苦的磨礪,必定會有非凡的成就。
有個著名武生演員教了幾個徒弟,他要求徒弟們練功時必須戴上帽子。經過幾年勤學苦練,徒弟們學完了全部招數,但有一點一直達不到師傅的要求:師傅翻跟頭時帽子像粘在頭上,而他們一翻帽子就掉了。師傅說:“這是最後一關了,什麼時候你們練到翻跟頭時帽子不離頭,就算真正學到家了。”
徒弟們又練了兩年,帽子問題仍然沒解決。一個聰明的小徒弟突然想到:帽子是師母親手做的,師母說不定知道其中的奧秘。於是,徒弟們去找師母,師母笑嗬嗬地說:“你們師傅讓我給你們做帽子時,都根據每人腦袋的大小多做出來兩針,你們翻跟頭時,牙關一咬,太陽穴往外一脹,帽子自然就緊了,不會掉了。”徒弟們一試,果然如此。
人生正是這樣:有時看似遇到了難以過去的艱難險阻,隻要你不退縮,咬緊牙關挺住,堅持下去,也就挺過去了。
挫折造就堅韌,堅韌成就不凡。同樣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多經受一些艱難困苦的磨礪,必定能夠培養出堅韌,不拍挫折的性格。
我們看到的那些成功的富人,往往都是經得起挫折和磨難的人,他們比平庸的窮人更具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二)馬太思維:爭取良好起步,延續現有優勢
起步是十分重要的。在許多情況下,一場比賽其實是勢均力敵的,輸的一方僅僅就在於起步落後,才沒有翻身的機會。“馬太效應”是在社會中尤其經濟領域廣泛存在的一個現象:強者恒強,弱者恒弱,或者說,贏家通吃。起步好,往往就能步步搶先,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保持這種優勢了。
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十錠。”於是國王獎勵他十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五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五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裏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仆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