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十二月 社會責任亦促力事業(2)(1 / 2)

——2009年2月13日,鄭李錦芬接受《赤峰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一體兩翼的“以誌願者為主體,以兒童和環保為主題”是安利的創造發明。假以時日,它必會給中國帶來人們無法計量的改變。

安利公司在公益活動方麵有不小的投入。將兒童作為公益活動的目標之一,是在鄭李錦芬的一手敦促下完成的。

對於安利公司的付出,社會大眾和各級部門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極高的榮譽。

截至2006年9月,安利共獲得各類獎勵1700多項。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安利是一個講誠信有愛心的企業,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

關注兒童,幫助和引導每個孩子走向成功的人生,這需要長者的智慧和無私的付出。

行動指南

每一個創造巨大業績的企業管理高層,職場人生中都有一抹溫馨的亮色。鄭李錦芬幫助每一個值得幫助的人渡過暫時的難關,為他們展示他們可以擁有的未來。

星期五 對家鄉盡力幫助

對家鄉的幫助,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麵上,在可能的情況下,對文化、藝術層麵的幫助也是必要的。我想讓農村裏的孩子也能感受一下西方的高雅藝術。

我在香港長大,對家鄉三水認識不深,但我對家鄉的發展是比較關心的。

家鄉近幾年的長速發展使我十分喜悅,特別是南邊小學這幾年取得的成績讓我倍感欣慰。

——2008年7月,鄭李錦芬接受《珠江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鄭李錦芬女士祖籍三水南邊,雖然出生於香港,並在香港長期工作,但她對故土的情深依舊,她對南邊小學的關注已經整整11年了。鄭李錦芬回報故土的濃厚情誼,不僅展現了熱心人士的關愛,還傳遞了濃濃的桑梓情懷。

1997年,她為了振興家鄉教育事業,造福子孫,慷慨捐資50萬元港幣,與南邊鎮政府共同在中心小學興建了一座新的教學大樓。學生們從此有了更寬敞的教室,課外活動的內容也由此豐富了許多。

1999年聖誕節前夕,當鄭李錦芬得知學校的圖書室缺乏課外讀物時,馬上捐資三萬元為學校購買書籍。

2002年2月,她又向南邊小學捐贈了50台電腦,為學校的信息化教育提供了硬件支持。霍校長說,電腦室的建成對學生們的學習幫助很大,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還拓寬了他們的視野。

行動指南

落葉歸根,鄉情綿綿。

對故土的依戀和回饋,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平凡人,都值得大力倡導。

第三周 理解責任

星期一 多維的社會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多方麵的,最基本的是我們銷售的產品。為社會提供豐富的、有益的產品是一切責任的基礎。同時,我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並通過對員工及營銷人員的培訓、培養,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人才。我們在中國把企業做成功,成為中國的納稅大戶,也是在盡社會責任。我們的員工和營銷隊伍一起參與各類公益誌願活動,這也是履行社會責任。

——2008年,鄭李錦芬接受《了望東方周刊》記者關於安利全球企業社會責任的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可以看到,安利公司所呈現的社會責任感,是由“社會-集體-公司-個人”這一條清晰的脈絡,進行層層的能量轉移的。當一個企業是優秀的社會企業,深處其中的個人,也必然受到其良性責任意識的熏陶。

《2008年安利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由五部分組成:“創辦人信念和企業理想”回溯了美國安利關於“企業社會責任”價值文化的發生、發展過程;“商業模式”

由謹守商業道德、珍視員工、誠信經營、維護顧客利益、推動直銷業規範發展等諸方麵構成,安利對其進行了全麵闡釋;“我們與員工”記錄的是在心靈、心智、身體三方麵,安利與員工一起分享的企業成長曆程。

員工和營銷隊伍一起參與各類公益誌願活動,不但是履行社會責任,同時也是職場生涯中值得記載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也是鄭李錦芬引以為傲的,一個企業所帶來的積極能量。

行動指南

責任是多維的,在力所能及時做好能做的每一點。

星期二 社會責任履行者

安利(中國)在一路成長為中國直銷界巨無霸的同時,也將自己塑造成一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企業公民,而這一切都是在鄭李錦芬的領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