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既有內在,也有外在
我最近又看了曹植的《洛神賦》,美麗是由內至外的,既有內在的成分,也有外在的部分。而外在的美麗,看看《洛神賦》裏曹植描寫的宓妃的美,你就知道了!
——2008年,鄭李錦芬接受香港某媒體采訪談女性美感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職場對女性的另一重意義,是將女性從單一的家庭附庸,解放成為獨立的職業女性。但家庭與事業並不是對立切分的,而是一個硬幣的兩麵。鄭李錦芬同時是“鄭太、李小姐、錦芬同誌”。她有一份成功的事業,有一個好先生、好家庭。工作的時候,她辛苦努力工作。回到家裏,她是好妻子和好母親。和諧、平衡、完美,這就是鄭李錦芬的成功給現代婦女的啟示。
鄭李錦芬管企業如同管家。她是天生的管理家。
她不是用計謀研究人,而用愛心溫暖人。她以愛心對待企業員工,如同對待家人,像當家大姐般承擔。她用“家書”與員工分享她的人生經驗和關懷,到達了幸福的人生境界。
第一周 親人角色
星期一 受母親的樂觀影響
我的性格受母親的影響很大。媽媽本來是希望我當教師的,她是一個非常有自信心、非常樂觀的人。我小的時候家裏挺有錢,她過得很快樂。10歲的時候,爸爸的生意破產了,全家靠媽媽一個人獨立支撐。她到處去領些衣料加工賺錢,過得依然很快樂。所以,我從來沒有受苦的感覺。
——鄭李錦芬接受《新民周刊》記者訪談講述母親的力量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每一個成功女性的背後,通常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她們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自己的女兒,給予她們勇氣和關愛。
以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裏·克林頓為例,她的母親就是她動力的來源和成功的助推者。希拉裏四歲的時候,她家從外地搬到芝加哥郊區的帕克裏奇居住。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們欺生,不是嘲笑她就是欺負她。
每當希拉裏哭著跑回家時,她的母親總會大聲對她說:“回去勇敢地麵對他們,我們家裏容不得膽小鬼。”希拉裏不得不硬著頭皮麵對,終於她以自己的勇氣贏得了新朋友。在她成長的歲月裏,每當遇到困難與挫折,希拉裏都會鼓起勇氣,大膽地迎接挑戰。母親就是她勇氣的來源。
女兒是母親的縮影,什麼樣的母親,就會孕育和培養出什麼樣的女兒。
行動指南
曆史上傑出女性的事例說明,卓越是可以傳承的。母親就是女兒的榜樣,母親的性格特質,會影響到女兒。
星期二 “家書”分享人生
我每個月給員工寫一封信,告訴他們公司出現的新情況,其中有好消息和新產品的推出,當然即使遇到困難,我也會告知他們,讓他們明白、理解。我還會將我對於人生的看法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鄭李錦芬定義“家書”的基本內容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古語有言:“家書抵萬金。”家書篇幅雖短,但卻往往有不少肺腑之言,令人受益匪淺。鄭李錦芬每月都會給所有的安利員工寫一封“家書”,用充滿溫情和關愛的話鼓勵大家。
每個月的5號之前,內部員工網站上都會出現一封感情真摯、有的放矢的“鄭太家書”。
盡管工作非常繁忙,鄭李錦芬絕不會忘記每月發信,她以女性特有的細心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鄭李錦芬的“家書”持續了許多年,從不間斷。每個月,每個員工,都可以在網上收到這位大家長的信。
在管理上,這種扁平化的直接信息交流,是減少思想混亂、增加行動統一的好辦法。微軟的前總裁比爾·蓋茨也極善此道。
行動指南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努力給員工營造一種“家”的感覺。好的領導人,善於利用“家書”這種溫情的方式,與員工保持緊密溝通,這些都是高層管理人員無往不勝的利器。
星期三 傳遞“家”的溫情
在安利(中國),員工可以直接撥打鄭李錦芬辦公室的分機號,和這位具有母親般親和力的女性做無障礙的溝通。事實證明,員工對於這種溝通方式十分認可。有的員工在生了孩子之後,會將孩子的照片傳至鄭李錦芬的郵箱,希望能將小家庭的快樂傳遞給鄭太。有的員工針對公司活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寫建議信給鄭李錦芬。
——《銅陵日報》刊登
背景分析
鄭李錦芬每月一封的“家書”在業界贏得交口稱讚的同時,她還邀請員工家人參加開放日活動,和他們共同分享公司的榮譽和進步。
員工對於鄭李錦芬來說,和家人一樣重要。這就如同她對待兒子們的態度:如果他們有問題需要母親的幫助,隻需要一個電話,鄭李錦芬就會立刻把他們的問題當作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