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十月 職場長青的四個秘密(3)(1 / 2)

他們都充滿希望,努力進取,願意為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拚搏。但是,安利的大環境也需要改善。在一個“反向淘汰”的社會,我們不能不為那些走正步和堅守道德底線的公司捏一把汗。安利不光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力助政府掃清市場的非法傳銷。政府公關,是安利(中國)一個需要加強的領域。也是安利(中國)高層未來幾年內,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行動指南

充滿信心,充滿希望,以充沛的活力,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第四周 守住底線

星期一 不走歪門邪道

激勵,是要追求成功,這是建立在道德規範和商業規則之下的成功。行銷人員不是公司的職員,他們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他們主要依靠自發性的努力,訂立自我奮鬥的目標。成功關鍵是看如何引導,而不是魔鬼式的培訓,不是歪門邪道。在安利培訓中心,我們告訴行銷人員追求成功要了解什麼,除了企業知識、產品知識、行銷技巧,也有道德規範,那些原來沒有接觸過行銷行業的人也會因此有所收獲的,我們也不喜歡那種喋喋不休、著了魔似的、亢奮的推銷員。

——鄭李錦芬接受人民網訪談“安利(中國)10周年”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不走歪門邪道,或可理解為有“底線”的行為。人有底線,企業有底線,社會有底線。底線,就是原則線,是不能被跨越的。跨越底線得到的任何利益,都是對個人、企業和社會產生巨大的腐蝕作為代價的。短期得到的利益,會成為長久失敗的誘因。按照“底線”一詞原意,在道德活動範圍或法律活動範圍兩端的界線——權利的權限界線和義務的責限界線中間,我們要在此之上尋求全麵的突圍。

易中天關於道德底線有如下的評說:底線是屬於內心的。就是我不作惡,絕不作惡。我做事情再怎麼樣,哪怕做一些不好的事,也要有一條底線,不能突破。比方說,我偷東西,但我不殺人。就算被人看見了,也不能殺人滅口。再比方說,我偷東西,但我隻偷富人的,不偷窮人的,或者絕不偷人家的活命錢,救命錢等等。這叫做“盜亦有道”。這個底線從哪裏來?從自己來,隻能來自每個人自己的道德感。

所以底線是由道德來負責的,我們也稱之為道德底線。

行動指南

職場規劃上,尤其要有底線。豐富的經驗可以通過日常的大量調研予以積累,但底線,是深深地刻在你的內心的。

星期二 夥伴承諾,不背棄

如果當時轉變營銷方式,安利也會在中國發展得很好。但讓盡可能多的人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是安利家族創辦人的一個理想,所以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從未想過退出中國,也沒想過要在百貨公司和超市裏售賣,因為那意味著背棄了對事業夥伴的承諾。

安利(中國)從第一天成立起,就沒有打算放棄這些事業夥伴,這不僅是家族創始人的選擇,也是安利的價值觀使然。與其說這是商業上的考量,不如說是價值觀的堅守,因為其最終的指向隻有一個:讓更多的平民擁有創造財富的機會。

——2010年5月,鄭李錦芬接受《新營銷》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與其將工作的重心放置於“硬邦邦”的技術手段上,企圖在外麵條件下通過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來彌補龐大的營銷隊伍所產生的巨大開銷,還不如將工作重點放到內在的修煉之中,煉好內功,給合作夥伴提供一個永續經營的事業平台。

安利幾乎將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直銷人員身上,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直銷人員變得更強大。這種文化深深地吸引了鄭李錦芬,也從骨子裏影響了她對直銷員本身的尊重,如果說直銷事業是枝繁葉茂的森林,那麼尊重直銷員的價值觀就是促使安利茁壯成長的土壤。

安利式直銷以直銷員為導向,安利更強調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吸引力。而鄭李錦芬本人,就是這一價值觀和文化理念的布道者。

行動指南

不背棄夥伴,夥伴也不會背棄你。給職場撒下一些溫情的種子,你會發現,不離不棄就這樣簡單。

星期三 多谘詢下企業的意見

最近新的《勞動法》草案正在醞釀中,從初步獲悉的消息看,新的《勞動法》將增加一些新的條款,比如規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後如果中途要出國,用人企業要對該員工進行補償。這些雖然是保障民生權益,但希望這類涉及企業的條款在出台前要考慮到企業利益,多谘詢一下企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