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十月 職場長青的四個秘密(3)(2 / 2)

——2006年2月,鄭李錦芬在廣東省政協會議上的提案裏如是說

背景分析

同樣,對於經營企業過程中的實際操作難題,是需要有企業領袖來幫助企業傳遞聲音的,這裏麵的企業領袖,多為曾經擔任或正在擔任政協委員職位的企業家們。其中尤以鄭李錦芬、許章榮等人為代表。

鄭李錦芬認為:草案新規定的所有港澳台人員都要交納社會保障金是不切合實際的。因為港澳台人員在其居住地都已經買了養老保險,如果又要在內地買,重複地買會增加他們不必要的負擔。

企業領導人的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擴展一些新的社會事務,而這些事物,會給他們帶來職場生涯新的曆練,及全新的感受。

幾乎在每年的兩會上,或者在適當的場合,鄭李錦芬女士都會代表行業和企業發出聲音。

行動指南

企業的聲音和行業的聲音,怎麼能夠傳達到政策製定者耳朵裏?這就是知名的企業領袖人物的社會責任範疇了,他們要負起為企業發聲的任務。把你的難處,用心說出來,說給政府聽,說給民眾聽,尋求公眾的支持。

星期四 多層次本身無罪

多層次本身無罪!嚴格規範的多層次對行業發展是有利的。給營銷人員提供一個較好的發展空間,能為直銷行業帶來更穩健和長遠的發展。安利尊重政府的決定,全力支持和配合。

——2005年10月,鄭太接受新華網上海頻道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直銷法規出台,政府明確的是“單層次”的計酬方式,而團隊合作和計酬的方式,則暫時定為傳銷,不能運作。

進入中國十多年,安利走過的道路盡管曲曲折折,但多年秉承並賴以迅速發展壯大的營運模式正是多層次計酬的直銷。新規出台後,首當其衝的安利接受了來自同行、媒體等社會各方頻頻拋擲的“問號”。有人甚或冠以“衝擊”、“崩盤”作主觀臆測。對此,鄭李錦芬心平氣和地予以廓清,“影響和落差肯定有,但也不是很大。”

鄭李錦芬認為,安利(中國)對多層次計酬持讚成和支持的意見,但同時尊重政府的決定。

如果說,道德底線指的是人們應該遵循的社會道德最低警戒線,那麼安利的成功,有兩個不可複製的條件:其一是優質的產品;其二是“準多層次”的微妙運作。

行動指南

堅持去接近這個底線,是需要時間的沉澱與不懈的溝通與跟進的。打“擦邊球”,也是一種職場智慧。知名的職業經理人,能夠以從業經驗為政府建言獻策,分享得失,這樣的帶頭作用值得鼓勵。

星期五 傳承創新相輔相成

15年韶華匆匆,安利(中國)走過的,是一條傳承與創新相輔相成之路,是一條蓬勃成長之路。往事重回,我們百感交集,而更多的是充溢胸間的驕傲與感動,為我們所經曆的每一天光陰的砥礪,為我們前行路上夥伴們一雙雙彼此緊握的手,為盛世中國呈遞給我們的萬千機遇與絕美豐華。

——2010年《新姿》合刊鄭李錦芬發言節選

背景分析

欣逢盛世,企業有幸。在太平洋西岸的這片廣袤土地上,安利(中國)隻用了15年的時間,將業績從0做到了200億,就像一個見風就長的孩子,似乎剛剛還在牙牙學語,轉眼已是迎著朝陽一路飛奔的翩翩少年。

傳承、創新、成長,安利在中華大地上一路深耕。15年光陰飛逝,安利(中國)依舊步伐堅定一路成長。這是安利在中國的第一個15年。它做到了紮根的任務。接下來的第二個15年,安利要再接再厲,繼續努力,使直銷在中國“專業化”、“合法化”和“規範化”。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作為職業經理人,能夠幫助所服務的企業闖下一片天地來誠然難能可貴,但能夠幫助企業做好戰略規劃,持續穩健地發展,更加需要智慧。企業需要掌舵手,需要規劃師,但企業更需要指南針。無數個機遇與挑戰擺在職業經理人的麵前,抓住其中最有利的一個需要智慧與眼光。

行動指南

傳承與創新相輔相成。職業經理人每時每刻都要牢記:在傳承與創新中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