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九月 力爭上遊的職場態度(2)(1 / 2)

鄭李錦芬認為,當下的經濟危機反而是安利擴大市場份額的好機會,因為股市低迷,上班族工作反而踏實。

行動指南

夢想雖然遠大,還需要踏實的態度。

星期五 堅定執著,耕耘開拓

對安利而言,今天的每一個調整、每一個創新,都力爭會在不遠的將來收獲成功,轉化為不斷翻新的漂亮數字。

無論公司、職員還是銷售人員,我們都希望在一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穩定、健康的環境裏成長。製度是可以不斷修訂、不斷完善的。有朝一日,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市場成熟,中國直銷那扇虛掩的門會坦蕩蕩地敞開。而安利則會繼續堅定執著地去開拓、去耕耘。安利推銷的是產品而不是製度。

——2005年10月,鄭李錦芬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關於堅定、執著地開拓市場,巨人集團創始人史玉柱曾說過這樣一段感人肺腑的話:“我們曾經失敗過,但至少有過失敗經曆的人能經常從失敗裏麵學點東西。

人在成功的時候是學不到東西的,人在順境的時候,在成功的時候,沉不下心來,總結的自然是很虛的東西。隻有失敗的時候,總結的教訓才是深刻的,才是真的。”

楊瀾也說過:“有時命運的戲謔就在於,你一直猶豫不決,等到終於下定決心,卻已經到了謝幕的時間。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長。也許有人會阻礙你成功,但沒人會阻擋你成長。現實總是不夠完美,使得希望就像是一場賭博。輸了很痛苦,那麼寧可不追求嗎?”

對成功的經驗好好總結,對失敗的教訓,夜深人靜的時候仔細想一想。

行動指南

集中精力,不要做太多的夢,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第三周 要做最好

星期一 態度專注、認真、持久

其中一個應對激烈競爭的方式就是盡量壓縮我的成本或者減少開支以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薄利多銷,這是一種做法,很難說對與錯。但是從我和安利公司的角度來看,我們覺得真正在市場裏發展最重要的是確定自己的優勢所在,而且以一種非常專注、非常認真、持久的態度來駕馭。

——2005,鄭李錦芬在企業競爭力年會上如是說

背景分析

專業成就事業,也擴大著職場的格局。要專心地做好一件事,如果大多數人集中精力專注於一項工作,他們就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很好。一次隻專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並積極地希望它成功,這樣你就不會感到筋疲力盡。

成大事者是能夠迅速而果斷作出決定的人,他們總是首先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集中精力,專心致誌地朝這個目標努力。鄭李錦芬在職場中遊刃有餘,也是走了這個專注成就專業的路子。同樣,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肯定專業的作用:“要引人敬意,就要研究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在那個領域中,你是最頂尖的,至少是中國前10名,這樣無論任何時候你都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我俞敏洪原來想成為中國研究英語的前100名,但後來發現根本不可能。”

俞敏洪選擇了從背單詞的角度來突破,成為中國單詞專家,出版的紅寶書係列從初中到GRE詞彙有十幾本,年銷量100萬冊,稿費比他正式工作都高得多。

行動指南

專注才能成就專業。成為一個窄分口徑的NO.1,世界就在你手中。

星期二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我很喜歡跟我的員工講一句話,用英語來說就是:The best gets better allthe time,not at times,not sometimes,but all the time(意為:“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是一種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對自己始終有更高的要求。

至於作為一個女性管理者,可能其他的同事都希望我能夠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柔並濟。我想我在這一方麵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

——2008年,鄭李錦芬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鄭李錦芬將安利帶到中國內地,並引領安利(中國)不斷突破,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她多次代表安利(中國)公司出席安利增資簽字儀式。

作為一個女性管理者,鄭李錦芬總結自己的價值觀和管理風格時,都會提到自己是安利(中國)事業的開拓者、改革開放曆程的見證者,她的職場曆程也見證了外商投資中國的風雲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