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九月 力爭上遊的職場態度(1)(2 / 3)

行動指南

當前方目標依然遙遠,嚐試新的策略,調整你的目標。做正常的判斷,采取有力的行動。

星期四 分享勤勞的歡愉

我不僅僅是為老板打工,我和這裏的營銷夥伴一起分享勤勞致富的快樂,這既是一份職業,也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2010年4月,鄭李錦芬接受上海《文彙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職場上有不少人有打工的心態,這種打工族的心態有時候貽害無窮。很多人以打工的心態要求自己,反而自斷了經脈。

想起一個關於蘋果樹的寓言故事:一棵蘋果樹,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九個被拿走,自己得到一個。對此,它憤憤不平,於是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五個蘋果,四個被拿走,自己得到一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總算心理平衡了。但是不幸的是,它因為低產很快就被其他的果樹代替了,沒有逃過被砍伐的命運。

事實上,它或許可以這樣:繼續成長。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一個。但沒關係,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夠了不得了,是到該結果子的時候了。那是因為我們太在乎一時的得失,而忘記了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鄭李錦芬女士所傳遞的職場態度之中,不以為老板打工作為職業的準繩,工作是一個快樂的創造價值的過程,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等蘋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曾阻礙它成長的負麵力量都會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長才是關鍵。

行動指南

做一棵成長的蘋果樹。生長的過程比任何結果都重要。

星期五 覺得我們一定會成功

我隻是認為如果有好的產品,又有一種好的銷售模式,我們這一類型的產品在東南亞許多發展中國家都能夠做得長久,我覺得我們在中國也應該能取得成功。我的想法很單純,我覺得我們應該進入中國市場,以中國的人口,長線來說,我們絕對能夠做得非常好,不會讓美國、日本的這些市場獨領風騷吧,所以我相信在中國我們一定會成功。

——《左手膽略右手戰略》一書中關於鄭李錦芬的故事節選

背景分析

大凡成功者都是有著驚人的毅力和超凡的成功信念的,正如鄭李錦芬女士所付出不懈努力,經營安利公司發展的事業奮鬥曆程一樣。

麵對變革的機遇和抓住機遇的可能性,鄭李錦芬女士用一種女性特有的堅忍,告訴所有的合夥夥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請相信我。”

成長就是快樂,性格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思路決定出路,高度決定深度,格局決定結局。

誠如鄭李錦芬女士這段擲地有聲的話語:“我的想法很單純,我覺得我們應該進入中國市場,以中國的人口,長線來說,我們絕對能夠做得非常好,不會讓美國、日本的這些市場獨領風騷吧,所以我覺得在中國我們一定會成功!”

行動指南

永遠保持年輕,在太陽底下唱歌。看世界就在我們腳下,我們一起奮鬥,揮舞你的旗幟。

第二周 要有韌勁

星期一 變得勤勉

從今天起我們要努力工作。全體員工的努力是公司的業務取得巨大升幅的原動力。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The best gets better all the time,not attimes,not some times,but all the time.”(最好的人始終都在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是一時,不是有時,而是每時每刻)。因此,我們得經常提醒自己要不斷改善、不斷進步、充實自己,從而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鄭李錦芬談人的管理之“努力是達成目標的堅毅”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早年安利的直銷模式被公司的高管認為不適合在中國香港地區發展,原因是中國香港的日用品競爭非常激烈,但是當時負責開拓香港市場的鄭李錦芬卻不這麼認為,她相信隻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就一定能夠活躍於香港市場。鄭李錦芬憑借驚人的毅力和積極的幹勁,最終使安利公司成為香港最大的直銷公司。後來,鄭李錦芬又成為安利中國地區的董事長。

有些人,一生認定一個簡單的方向並且堅定地做下去,他們的人生一定能達到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一個人的人生方向是英語學習,他花了十數年努力,僅單詞的記憶量就達到了十幾萬之多,在這一點上一般人是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