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是天生的行動家,因為它知道,在想到與得到之間,還要做到。狼慣於主動進攻,幾千年來,它強悍進取的精神從來沒被削弱過。因此,機會來臨時,它有狼心,更有狼膽,隻要是它勢在必得的獵物,它就絕不放過。
大凡有所成就的員工,都是主動出擊,積極行動的人。隻有在機會來臨時主動爭取,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敢想敢做、果斷出擊、永不知足,這是狼的一貫作風,也應該是職場強者的作風。進取心在,希望就在。
想到更要做到
狼的生存環境十分嚴酷,無論它遭受多少挫折,也無論每次挫折有多麼的嚴重,留給它思考的時間幾乎沒有,因為狼不得不馬上從失敗中崛起,如果一味地思索、空想或者懊惱,那麼結果隻能是一個:餓死!狼是思想家,但是狼從來不會因為思考而耽誤行動。
狼族不會將任何事物視做理所當然,。它們傾向於親身的體驗和行動。狼仿佛天生便是個不折不扣的行動家。行動起來,它們才能捕獲生存的食物。在狼的世界裏,時刻行動起來,就如同天空一樣古老而真實,信奉這個真理的狼就能生存,違背這個真理就會死亡。在想到和得到之間,還要做到,我們想成功,除了思考之外,關鍵還在於行動。因此,我們在心動的同時,更重行動。
狼的準則是你不主動進取,生活就會拋棄你。作為人類,我們更應該具有狼的這種主動精神。可惜,有許多人不懂得行動勝於空談的道理。他們總是站在荒蕪的土地上,在遙遠的天空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機會,盼望著某一天一覺醒來就有美好的機會等在自家門口,自己可以一步登天。然而,機會是最公正的,它永遠不會光顧那些生命中的看客。
德謨斯吞斯是古希臘的雄辯家,有人問他雄辯術的首要之點是什麼?
他說:“行動。”
第二點呢?
“行動。”
第三點呢?
“仍然是行動。”
人有兩種能力,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往往不是因為思維能力,而是因為行動能力。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有種種的憧憬、種種的理想、種種的計劃。假使能夠將一切的憧憬都抓住,將一切的理想都實現,將一切的計劃都執行,那在事業上的成就,必將極其宏大。然而我們往往是有憧憬不能抓住,有理想不能實現,有計劃不去執行,坐視種種憧憬、理想、計劃幻滅並消逝。
俄國作家岡察洛夫曾塑造過一個奧勃洛摩夫的形象:
他“胸懷大誌”,也頗有才氣,常常“突然產生一個思想,像大海裏的波濤似的在他頭腦中起伏奔騰。隨後發展成為一種企圖,使他的血液沸騰,筋肉蠕動,血脈膨脹。於是,企圖又變成誌向。他受到精神力量的激動,一分鍾內迅速地改變了兩三次姿勢……”可是,從早上到黃昏,他隻是躺在床上,整整一天什麼事情也沒做。這就是俄羅斯文學畫廊中著名的“多餘的人”的形象。
這樣的空想主義者,當然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成功者。想到,還要做到,這是成功者共同的行為準則。同樣,心動不如行動,目標再偉大,如果不去落實,永遠隻能是空想,成功在於意念,更在於行動。成功者的口號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有一個雅典人沒有口才,可是非常勇敢。有一天開大會,許多人做了精彩的長篇演說,許諾說要辦許多大事。輪到這個人發言,他站起來,憋了半天隻說出一句話:
“大家說的事情……我都要做!”
要想成功,取得最佳成績,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事務當前,立刻動手去做。
“要做,立刻去做。”這是人們成功的格言。要成功就要采取行動,,因為隻有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要成功就要知道成功的人都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成功開始於心態,成功要有明確的目標,這都沒有錯,但這隻相當於給你的賽車加滿了油,弄清了前進的方向和線路。要抵達目的地,還得把車開動起來,並保持足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