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記住,“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
主動出擊 立刻行動
狼是一種非常有耐心的動物,但是,一旦發現了獵物,它便會馬上采取行動,毫不猶豫地撲上去,絕不拖延。當罕見的機遇之光閃現的刹那間,敏銳的狼族便會主動出擊,牢牢地抓住。因為狼族深知:失去了機會就意味著死亡。
經常有人自怨自艾,說機會為什麼總是那麼少,機遇為什麼總是那麼遙不可及。但事實上,機會可以被創造,機遇亦可被締造。隻要我們積極主動,把握住身邊的每個機會,機遇便會很快來到我們身邊。
《讀者文摘》的創始人——德威特·華萊士,就是一個能主動抓住機遇的人。
1921年6月2日,電報誕生整整二十五周年。美國《紐約時報》對這一曆史性的發明,發表了一篇簡短的社論,其中傳達的一個重要信息是:現在人們每年接受的信息量是二十五年前的五十倍。
當時,對這-消息,美國至少有十六人作出了反應。那就是,創辦一份文摘性刊物,讓人們能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盡快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這十六人中,有律師、作家、編輯、記者,甚至還有一位國會議員,他們都認為這類刊物必定有廣闊的市場。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他們都到銀行存了五百美元的法定資本金,並領取了執照。然而,當他們到郵電部門辦理有關發行手續時,卻被告知該類刊物的征訂和發行暫時不能代理,如需代理至少要等到明年中期選舉之後。
結果,其中的十五人為了免交執業稅,向管理部門遞交了暫緩執業的申請。隻有一位叫德威特·華萊士的年輕人沒有理睬這一套,他回到他的暫住地——紐約格林尼治村的一個儲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兩千個信封,裝上征訂單運到郵局寄了出去。
自此,世界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就誕生了。到2002年6月30日,他們創辦的這份文摘類刊物——《讀者文摘》已擁有19種文字、48個版本,發行範圍達127個國家和地區,訂戶1億人,年收入5億美元。
這就是主動與被動、創造機會與等待機會的巨大差別。當機會呈現在眼前時,若能牢牢掌握,機會便能演變成難得的人生機遇,從而為成功創造了可貴的條件。
所謂積極主動,指的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成規”的智慧和判斷力。
英國的培根曾說:“隻有愚者才等待機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機會需要我們主動出擊,積極創造,這也是人生成功的秘訣。
在某一次戰鬥勝利後,有人間亞曆山大,是否等待機會來臨,再去進攻另一個城市,亞曆山大聽了這話,大發雷霆。他說:“機會?機會是要靠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創造機會,便是亞曆山大之所以偉大的原因。因此,唯有積極主動去創造機會的人,才能建立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
積極主動是人類的天性,如若不然,那就表示一個人在有意無意間選擇了消極被動。消極被動的人,很容易被環境所改變,與機會擦肩而過。而積極的人,像盛開的鮮花,散發無窮的生命活力,機會肯定會蜂擁而至。
我們知道,沒有自願走向狼的羊,天上也不可能掉“餡餅”。機遇靠的就是積極主動,我們不可能對外界的物質、精神與社會刺激無動於衷。我們應該努力適應社會。有一位教授曾經說過:“適應環境本身就是奮鬥的組成部分。”但不管外部的環境怎樣,我們的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般來說,積極主動的人身上有一種朝氣蓬勃的動力,比常人更容易獲得機遇。積極主動,是開始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公司裏你要主動地從老板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主人翁的心態工作,並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你的創造性。英特爾公司總裁安迪·葛洛夫應邀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發表演講,有學生就職業心態問題進行提問時,他說:“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做自己開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