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積極參與辯論
辯論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嚴密思維邏輯的過程。第一步破題,即深刻理解辯題的中心思想,剖析辯題反應的核心問題。第二步立論,即為了證明論點確立分論點,以支持本方觀點。第三步論證,即運用充分論據通過嚴密地推理證明觀點的過程。
新手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自相矛盾和假設論證,自相矛盾大多數情況都是由於辯論員之間思想不統一,準備不充分或者過於標新立異。這會導致辯論員之間彼此矛盾,前後不一,假設論證則就是論證過程出現“如果……”“可能……”“假設……”“要是……就……”這樣的詞,在辯論過程中,也要盡量避免。
四、敢於質疑
不管是權威結論和個人結論,如果邏輯上明顯解釋不通,就要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祖衝之從小就表現出對數學和天文學的濃厚興趣,但絕不盲目崇拜古人。他敢於懷疑前人的陳腐學說,推翻前人的錯誤理論,能批判地接受前人的科學遺產。在青年時,他就對張衡、鄭玄等人的學術成就進行了仔細研究,校正了其中的一些錯誤,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後來他又發現著名天文學家何承天為當時宋王朝編寫的曆法存在許多錯誤,於是著手重編了新的曆法——《大明曆》。
五、增加閱讀量
閱讀首先要求是文字的辨認,而這是以知覺能力為基礎的,視知覺的速度、眼球運動速度與閱讀有一定的關係。閱讀能力發展之後,才可談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應用題的解決取決於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六、養成邊寫邊思考的習慣
有好想法、好點子時隨時記錄下來,也是培養多元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隻在腦袋中想像,思考容易偏狹。寫下來則可讓自己更容易掌握整體圖像,發現缺點與不足之處。
七、使用邏輯樹狀圖
“邏輯樹狀圖”可說是邏輯思考方法的集大成者,在文科知識的總結上尤其適用。其特點主要是能有效處理事情的“大小關係”、“因果關係”與“階層關係”。
【智商接力】滑稽演員侯波在一次電視演播中諷刺他住的旅館低矮,老鼠成群。他說:“我住的旅館,房間又矮又小,連老鼠都是駝背的。”旅館老板聽後大為光火,立即上書控告侯波詆毀旅館的聲譽。侯波隻好在電視台發表道歉,可是他又不想違背事實,他是怎麼說的?(我現在鄭重更正:那裏的老鼠沒有一隻是駝背的。)
【猶太人的智慧】猶太人信奉:生意就是生意。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生意場上隻能遵守商業規則,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親情、友情、尊老愛幼、禮讓、助人等其他的倫理道德規範都必須服從商業規則。猶太人的先祖在自己的生意經中列入了這麼一條:“即使和老朋友或親人做生意,也要遵守規則和程序”。類似於中國的“先小人,後君子”、“把醜話說在前頭”等俗語。
開發韻律智能
莫紮特是奧地利作曲家,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他在四歲時就顯露出卓越的作曲才華,更可貴的是他不但作曲速度極快,而且創作的音樂水平極高。莫紮特的父親是位知名的音樂家,也是薩爾茨堡的宮廷作曲家。小莫紮特四歲時便開始正規的音樂課程了。他的學習速度非常驚人:可以在半小時內學會一整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
一位宮廷樂手對莫紮特的童年有生動的描述:“一旦他投身音樂,他的感官就不理會其他活動了。甚至連惡作劇或遊戲也得和音樂有關,他才玩得開心。比如,我們玩一種把玩具由一個房間搬運到另一個房間的遊戲,誰空著手就要唱歌,或用小提琴拉一首進行曲。”
在莫紮特四歲時,他試作了第一首鍵盤樂器協奏曲,並首次在舞台上以歌手身份露麵,參與歌劇演出。當莫紮特快滿六歲時,老莫紮特決定將他和姐姐介紹給全世界。於是帶著孩子們去參加了慕尼黑的宮殿嘉年華會。結果,這場音樂會空前地成功,兩個孩子成了慕尼黑嘉年華會談論的焦點,並被邀至各大家族和皇宮演出。而令小莫紮特最感興趣的是觀賞意大利歌劇,並從此產生了創作歌劇的心願。
1762年9月,莫紮特一家啟程前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當時歐洲最重要的音樂中心之一。小莫紮特一行剛到維也納,就在一個私人宮邸做了第一場表演。隔天,皇帝和皇後馬上召喚他們到宮廷。一位參加了那場音樂會的人如此描述:“當孩子們演奏時,觀眾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弗朗西斯一世尤其滿意小精靈的表現,他還多次和莫紮特閑聊。”
1763年11月18日,莫紮特一家穿過奧屬荷蘭,到達巴黎。老莫紮特帶著兩個孩子拜訪了巴黎許多貴族的宅邸,包括凡爾賽宮。皇室對莫紮特和他的姐姐非常禮遇,這完全出乎那些高傲的法國貴族的意料之外。稍後莫紮特在所有宮廷權貴麵前演奏管風琴,贏得在座每個人的掌聲。奇怪的是,莫紮特幼年時獲得的掌聲和矚目,竟一點也沒讓他變得虛榮或驕傲。
1764年4月9日,結束了在巴黎的一係列演出之後,莫紮特一家前往英國倫敦。在那裏,他會見了前輩阿貝爾和宮廷作曲家巴赫。在莫紮特的一生中,這是個很重大的事件。因為這兩個人的創作大大開拓了小莫紮特的眼界。巴赫教給莫紮特的另一項重要的技能,就是意大利的如歌快板風格,這種風格影響了莫紮特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