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自律
自我管理就要自律。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古茲維塔掌管可口可樂16年,使可口可樂從原來的規模擴大了3倍。他年輕的時候可以一連5個小時把自己鎖在房間裏讀書,不理會外麵的喧鬧,也不會踏出房間的門。
如果一個人無法自律,他就無法在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工作,也就無法把工作做好。
(2)把當日的目標進一步細化
目標是自我管理的動力。在工作中,要為自己設定目標。一位高級行政職員說:“行政工作很繁瑣,但是對我來說卻遊刃有餘,我的秘訣就是給自己設定目標。每天,我都會把一天要做的工作列出來,然後把它們視為自己的目標,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一個一個實現這些目標。”
其實,大多數人不是沒有目標,而是目標過於遙遠而無法適應。基於這種情況,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分割目標,把目標分割成許多小目標,專心地一次完成一個小目標,最終完成大目標。
(3)確定哪件工作最重要
把精力用在自己擅長的事物上能有效地促進自我管理。彼得·利斯特曾經指出,一個人的精力必須用在自己擅長的事物上。對於無能為力的領域,就不必徒耗心力。畢竟,從毫無能力到馬馬虎虎所需耗費的精力,遠比從一流表現到卓越境界所需的功夫更多。可見,工作中要不斷地問自己:“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這樣有利於認真思考該把精力放在什麼事物上。
(4)尋求能把工作做好的方法
有效的自我管理還有賴於合適的方法。把同一件事處理好可以使用很多種方法。而且,每個人的處事方式不盡相同。事實上,隻有極少數人知道他們應該怎樣完成一件工作,大多數人常以不適合他們的方式工作。彼得·利斯特認為,如果不能依據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工作,注定業績平庸。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花一段時間觀察自己的工作方式,來評估一下哪種方式是最好的,然後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風格。當同事創造了一套更加快捷高效的方法時,不能照搬照抄,而應該合理地吸收,使之融入自己的方法。
第五,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資源
時間管理能夠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時間都用到哪裏去了。專家建議,可先嚐試每十五分鍾記錄時間流水賬,事後再將每件事的預計時間與實際消耗時間作比較,以檢驗時間利用率。同時,要保留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在其著作中曾經提及他從法國前總統戴高樂那裏學到的“封鎖時間”的重要性。尼克鬆寫道:“有時間獨自思考是何等重要,由於他的堅持,他的手下每天要給他空出幾小時進行不受幹擾的思考。”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不圍繞目標進行的準備是毫無價值的,但這個準備怎麼做,做什麼並不一定清楚。
結果很可能該準備的忘記了,不需要的倒是做了不少,等再想回頭補救時已經沒有了機會,而這也正是許多人在工作中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
細分目標,控製好行動的每一步
如果將最後的終極目標分解發成具體的小目標,逐一實現,你將很快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有些人常妄想自己能一步登天,常做白日夢,想一夕成名,一下子便成為一個億萬富翁。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於你的能力並不夠,二是由於成功必須經過長久磨煉。因此,真正的成功者善於化整為零,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就像上樓一樣,不用梯子,一樓到十樓是絕對蹦不上去的,相反蹦得越高就摔得越狠,必須是一步一個台階的走上去。
比爾原來隻是美國一家軟件公司的普通職員。從他大學剛畢業走進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用兩年的時間當上產品開發部的經理。從那天起,“部門經理”就像一麵旗幟,他沒有一天不按部門經理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比爾的準備是辛苦的,他往往要比其他職員多做許多工作,休息時也要參加許多相關專業的培訓課程。目標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它使比爾每天都被瘋狂的工作激情驅使著。雖然有些累,但勞累過後,看著自己的卓越業績,他便體會到了更深的幸福和快樂。
不到一年,比爾就被提拔到了主管的崗位。他工作起來更加努力了,雖然為此他犧牲了許多娛樂和休閑的時間。但因為有了目標,他感覺不到工作的勞累,相反把它當作一種享受。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不斷得到了公司總裁的肯定,在當上主管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再次被提升為部門經理,成了公司裏提拔最快又最年輕的經理。但他很快又給自己製定了下一個目標——產品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