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專注於最有價值的目標——目標定位助你“做好”(1)(1 / 3)

把目標放在第一位

跟著目標走才不會迷路,同樣,工作也必須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盲目地埋頭苦幹,很難把工作完成到最佳境地。

目標,正如射擊場上的靶子,它會告訴你射擊的方向,還會顯示出你的子彈離靶心有多遠。有了明確的目標,你就不會盲目地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那些無謂的準備。

成功者,非常善於在行動之前,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來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能力發展的目標,因為在他們看來,找到目標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意味著從一開始時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怎樣做才能有針對性地將工作集中到一個點上,才會有的放矢。那種看似忙忙碌碌,最後卻發現與目標南轅北轍的情況是非常令人沮喪的。這是許多效率低下、不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最容易出現的錯誤,他們往往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了毫無價值的準備工作當中了。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人正在燈火通明的房間裏四處搜索著什麼東西。

有一個人問他:“你在尋找什麼呢?”

“我丟了一顆寶石,這是我祖母留給我的,必須找到它。”這個人回答。

“你把它丟在這個屋子的中間,還是牆邊?”第二個人問。

“都不是,我把它丟在屋外的草地上了。”他又回答。

“那你為什麼不到草地上去尋找呢?”第二個人奇怪地問。

“因為那裏沒有燈光,而屋子裏有。我把這裏的燈全打開了,並把屋裏阻擋我視線的家具都搬了出去,還找礦務局的朋友借了一個探測礦石的儀器,你看,我準備得足夠充分了吧!”這個人自豪地說。

看完這個故事,你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很可笑。然而,我們中的有些人每天都在錯誤的地方尋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一個想要找到金礦的采礦者,如果他認為在海灘上挖掘更容易,而到那裏尋找金子的話,不管準備工作做得多麼充分,他找到的肯定隻是一堆堆的沙土和貝殼。

沒有目標,等於失去行動的方向。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但為什麼有很多人總是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呢?原因就在於他缺乏確定自己目標的能力。

雖然卓越的領導者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的,然而隻要用對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有效率的執行者。提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找準目標”,忙要忙得有意義有價值,千萬不可主次不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要妄想可以麵麵俱到。

這是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你要麵對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工作就夠讓人頭疼的,何況還有工作之外的事情來分散你的精力。所以,專注地做事,這是提高你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武器。

做最重要的事,這是你擁有執行力的惟一保證。你想做什麼,不是問題的關鍵,任意而為隻是人類缺乏控製能力的表現。一個做事情有效率的人,必須清楚需要首先處理的事情是什麼。如果不清楚這個問題,必將導致你的工作低效甚至無效。

1945年杜魯門當選總統時,他原本最想做的事是完成羅斯福總統提出的經濟和社會的改革,這些改革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而沒能最終完成。可是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作為戰勝國的美國,首先需要處理的事情是諸如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關係,日本和德國的重建等國際事務。杜魯門上任後,意識到了國際事務具有絕對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於是他改變了原來的工作安排,把重心放在了國際關係上。杜魯門的當機立斷使他成為了處理外交事務最成功的美國總統。

卓越的領導者是需要有超凡魅力的,但是一個有執行力的人,一個高效的人卻不需要。從曆史上看,杜魯門並沒有超凡的個人魅力,但是他卻是最有效率的美國總統之一。

把目標放在第一位,是許多管理層人士推崇的方法,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可以使你在某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把工作完成到最好程度。

時間是最公平的,每人每天都隻有24個小時。成功的人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得比別人多,做得比別人好的人。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隻要你一直遵循“把目標放在第一”的原則。

目標決定了你的高度

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你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考慮你的行動,讓一切事情按部就班。

請注意下麵這則調查:

很多年前,美國耶魯大學對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有關人生目標的調查研究。研究人員向參與調查的學生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有人生目標嗎?”對於這個問題,隻有10%的學生確認了他們的目標。

然後,研究人員又問了學生們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們有目標,那麼,你們是否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了呢?”這次,總共隻有3%的學生回答是肯定的。

20年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追訪了當年那些參與調查的學生們。他們發現,當年明確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寫下來的人,無論從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都遠遠超過那些沒有這樣做的人。這3%的人所擁有的財富居然超過了其餘97%的人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