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辯論中的謀略術(1)(2 / 2)

在準備搜集材料時,無論哪類材料都應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要準確。事實材料一定要真實可靠,要有根有據;引述理論材料一定要準確,不要斷章取義。二是要典型。即要能說明問題,能反映問題的本質,在同類近似的材料中具有代表性,能夠有力地支持辯題。要防止使用個別的、偶然的事實材料。三是要新穎。新的總是吸引人的,材料要有最新的信息價值和時效性,這樣才有吸引力。四是要生動感人。材料應盡量具體形象,讓聽眾感到親切自然,容易被接受。

辯論謀略製訂的基礎

謀略不同,采取的辯論戰術不同,誰的謀略正確,誰就有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辯論的結果往往取決於對抗雙方的智力和謀略水平的高低,因此奇謀妙計是論戰製勝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1.製定謀略要考慮的因素

一般地說,辯論的奇謀妙計預定方案有兩種,一種是比較穩定的戰術策略,這種策略主要用於己方立論過程。這種較為穩定的預定方案,在實戰的過程中將得到較全麵的貫徹,變動也比較小。第二種是比較靈活的戰術方案,這種方案主要用於駁論交鋒過程,在實戰中應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而動,因而,這種方案往往有較大變化的可能。

無論采用哪一種策略,下列這些因素是在製定策略戰術時必須考慮的:雙方的論點、底線;雙方主戰場的預測;反擊突破口的選擇;具體的戰略戰術、進攻路線和演變步驟,具體目標的設定;如何發揮己方優勢,確定重要材料運用時機和運用條件;應對失誤的方案和擺脫困境的措施。

在整個謀略方案策劃過程中,必須對上述因素進行綜合思考、權衡、比較、運籌,可以涉及多套方案,反複進行對比、優化,最終把確定的指導思想具體化為最佳的戰術方案。

2.確定辯論主戰場

所謂辯論主戰場,也就是通常雙方在辯論的過程中最大可能涉及的內容範圍。不同主戰場的確定,關係到次戰場的選擇和攻防方略的製定。所以,在製定辯論策略時,必須對雙方的主戰場進行判斷和預測。否則,就可能因主戰場不明確,不能攻擊對方的要害,或陷入對己方不利的泥潭中,以至於被動挨打。

在辯論之前,雙方辯論的主戰場並不全是已知的定數,因為主戰場範圍的大小取決於雙方的立論底線,而對方的立論底線這時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這時候就必須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對方主戰場的預測上。為什麼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對對方主戰場的預測上呢?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辯手和教練這時候可以站到對方的立場上,多考慮對方的立論底線,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到,這樣,所製定的策略就可能涵蓋涉及問題的最大外延,並就此進行準備,盡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3.確定戰略戰術的目標

任何一種辯論基本上都是以駁倒對方的觀點、樹立己方觀點,並使對方或第三者(評委)接受己方的觀點為戰略目標的。辯論的戰略目標對策略的產生和實施具有激發、調整等功能,常常是謀略行為的動力。在製定謀略的過程中,為了追求戰略目標的實現,不僅應考慮目標本身,而且要考慮與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相關的各種因素,思考接近這一戰略目標的方法、途徑,從而形成有效的戰術。

從辯論的實際情況分析,辯論的性質不同,所要達到的目標也不完全相同。比如,辯論賽中,辯手的目標並不是真理,而是自圓其說,征服評委和觀眾,奪取比賽的勝利。在法庭辯論中,公訴人的目的是指控被告人有罪或罪重,揭露被告人的犯罪事實,製服偽證者,說服辯護人,同時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而被告辯護人則依法從無罪或罪輕的角度,追求量刑的準確。決策辯論的目標則是求得方案合理,減少決策上的失誤,不存在誰勝誰負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根據辯論性質的不同確定明確的目標。

在辯論的過程中,辯論者時時刻刻不能偏離戰略目標。具體地說,不但要警惕對方有意識地使你偏離戰略目標,還要克服由於自己頭腦一時發熱忘乎所以而偏離戰略目標,從而使整個辯論始終有明確固定的戰略目標,又有階段性小目標。隨著階段性小目標的一個一個實現,就向著戰略大目標一步步地逼近了。

製定己方的戰術預案

概括地說,辯論戰術的製定通常有三種方案。

1.先發製人

這是一種包容涵蓋的戰術,也是一種“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戰術。其具體做法是,在一開始提出己方論點時,就要把對方可能論述的觀點涵蓋到己方的立論之中,使其成為己方立論的一部分,提前把對方要說的話說了,這樣對方立論的前提條件就不存在了,那麼對方的任何論證都隻能是片麵的。這種戰術的優點在於具有相當強的突然性,對對方的打擊力度很大。

2.埋伏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