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啊?您跟公司的王先生是朋友啊?××電器公司的產品在這一行是數一數二的,信譽卓著(即使是競爭的同行,也不可說它壞話,稱讚人家就表示對自己公司的產品有信心)。不過我們公司出的產品也不落人後,請您看一看吧!我們這個連接器保證絕不輸於××電器公司的連接器。我知道貴公司一向都是使用高級品的,最合適不過了。為了求得進步,您采用我們公司產品試試,也不會對不起朋友的公司呀!是吧?”
一旦客戶說:“好吧!那就用一次試試看。”那很可能就大功告成了;但是如果商品完全相同,客戶一點兒也沒有改變心意時,推銷員必須想辦法遊說,或作個長期計劃,先慢慢成為客戶的朋友,再逐步進行推銷事宜。
應對“我想到別家再看看”的借口
當銷售人員剛剛向客戶將產品的每項優點都解釋清楚之後,客戶卻說:“我想到別家再看看。”這實在是一件很令人氣餒的事。不過在麵對這種情況時,優秀的銷售人員會利用各種技巧,轉變客戶的看法,當場完成推銷。
1.強調產品的品質
當客戶說出“我想到別家再看看”這句話時,首先要分辨出他想到別家看的究竟是什麼?是價格,是質量,還是服務,隻有在弄清楚這一點後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客戶是出於價格的因素,就可以這樣對他說:“先生,每個人都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您到別的公司去看,他們的價格可能真的比我們的價格低。但是我可以打包票地說,絕沒有第二家能以這個優惠的價格來給您提供這麼高質量的商品和優良的售後服務了。”
在說完這句話後,最好給客戶留下足夠的反應時間。因為你所說的都是實話,客戶幾乎沒有辦法來反駁這個事實。那麼接下來,你就可以這樣對客戶說:“先生,您不認為以這個價格來購買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一種很劃算的交易嗎?”
因為你的產品的品質和服務確實符合這樣的價格,所以你的客戶如果不是故意刁難,應該不會作出否定的回答。然後,你可以繼續問:“先生,購買商品時肯定要考慮價格,但它並不是首要的,有時多花些錢來獲得真正想要的優質產品,絕對是值得的,您說是嗎?就像有些公司的采購人員隻是致力於從供應商那裏盡量獲得最低的價格,而並不考慮產品本身的質量和以後的服務。我們知道,有時低價位產品產生的問題往往比它能夠解決的問題還要多。而那些資深的采購人員,更願意獲得最高品質的產品,而不是那些低價位的產品。先生,我想您肯定不會為了貪圖那麼一點兒便宜,而不顧產品質量的好壞和服務的優良與否吧?您肯定會為了您的長期利益著想,對嗎?”
2.對客戶的要求表示理解
某客戶需要買一台筆記本電腦,以便生意上的溝通能夠更方便、更快捷。他跟銷售人員通了電話,聽了介紹後,他說想再到別家問問。
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設法讓客戶說出他真正反對的理由。此時銷售人員可以用下麵的辦法。
銷售人員:“先生,跟您一模一樣,很多客戶在購買我們的筆記本電腦之前,想再到別家比較比較。我肯定您也一樣想以手頭現有的錢買到最好的筆記本電腦以及最好的售後服務,對嗎?”
客戶:“那當然是肯定的啦。”
銷售人員:“您可不可以告訴我,您想看些什麼或者比較些什麼呢?”
客戶:“……”(這時他說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話,應該都是真正的反對理由--除非他隻是想擺脫你)
銷售人員:“在您跟別家公司做完這些方麵(一個個說出來)的比較之後,發現我們的最好,我想您一定會回來跟我購買的,對嗎,先生?”(好了,這會兒是讓客戶說出打算的時候了)
3.不妨擺出一種高姿態
“不好意思,我隻是想試一下,我想到別家再看看。”
“既然您對這種商品的效用有點疑慮,那麼我現在就給您比出效果來。您看,這是50元的,我們現在來跟這100元的比一下(做演示)。您看這效果是明顯的不一樣。如果您還是不相信的話,也可以再到別家問問,反正我的商品不怕試,也不怕比。即使您到別家去,我相信您還是會再來的。”
在這裏,銷售人員就是向客戶擺出一種高姿態:我們公司的東西不論從質量還是價錢方麵都是最棒的,您隨便到哪家問,哪家比,都還是會回來購買的。在實際的推銷中這種方法是比較有效的,客戶一聽推銷員這樣說,很可能就不會再猶豫了。
應對“我得和領導商量商量”的借口
如果客戶告訴銷售人員“我得和領導商量商量”之類的話,說明銷售人員對客戶的求證工作做得不夠。當這筆交易還需要其他人的認可時,除了事先對客戶的求證之外,還需要采取以下三個步驟。